本报讯 记者闫柳报道 白菜从黑山运到沈阳,每斤仅加价3毛卖0.75元,而从批发商到小贩环节,价格则翻番。 这其中除了成本、供求等因素外,“最后一公里”的过路费、摊位费等加价是推涨菜价的重要原因。
从今日起到9月份,沈阳市物价局将对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收费政策落实情况以及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关收费进行专项检查,整顿和规范沈阳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各种收费行为,切实降低物流成本,确保沈阳市市场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在蔬菜行业,有一个著名的“最后一公里”理论,即蔬菜加价最多的环节是在最后零售环节。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的一份研究报告就曾分析,蔬菜在“最后一公里”涨价有三个体制性、政策性原因,其中首要的就是政府对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各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多由社会投入建设,并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进场费、摊位费、交易费不断高涨,最终反映在菜价上。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也曾出台政策,开辟“绿色通道”,所有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免收通行费。此前曾有媒体报道2011年全年,辽宁对357.1万辆次“绿色通道”车辆减免通行费6.54亿元,大幅降低了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对保持市场鲜活农产品物价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沈阳市物价局***关人士介绍,此次专项检查的重点包括,沈阳市辖区内收费公路对整车合法装载鲜活农产品(列入《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品种),包括马铃薯、甘薯、鲜玉米、鲜花生等品种的车辆是否免收通行费;检查沈阳市动物检验检疫部门是否违规收取检验检疫费;检查卫生防疫部门是否违规收取从业人员体检费;检查质监部门是否违规收取计量器具检测费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