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明星走红毯环节、没有歌舞晚会助兴,有的一个简单的仪式、一部电影的观摩、加上一些你虽脸熟却不一定想得起名字的演员们。随着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的一声宣布,第22届金鸡电影节就以这种非常规的质朴形式在武汉琴台大剧院开幕了。
开幕式形式简洁 星光黯淡
因为早早宣布了一切从简,取消晚会,因此所有人都等着看本届金鸡百花的开幕到底会是什么效果。开幕式的内容意料之中,以领导讲话为主。但时长确实出乎意料,只有半小时。
电影节主席团主席夏潮首先发言,他先是预祝本届电影节取得圆满成功,随后表示我国正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目前是中国电影迎来繁荣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电影工作者应该坚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童刚则感谢了金鸡百花电影节22年来为推动电影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为中国发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他希望在国产电影全面繁荣的时期,电影工作者应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电影作品,为繁荣中国电影、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梦想作出积极贡献,他还表示希望社会各界给予中国电影更多支持,共同见证中国电影的历史与荣光。
湖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辞,他的发言称,电影与城市相知相伴,人们往往因为一部电影记住一座城市、留住一段美好记忆,为此,他还举出经典影片《卡萨布兰卡》的结尾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他称,武汉是一座与电影有着百年情缘的城市,这里曾诞生了中国第一部电影纪录片,也有诸如《生活秀》这样以大武汉为背景的成功电影,他向电影界从业者发出邀请:“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有一批电影人、一些经典影片,让武汉也成为人们永远的向往、永远的怀念!”
开幕式的最后,观摩影片的主创人员导演吴天明、主演陶泽如 (微博)、迟蓬等上台与观众见面,由于很快便要开始电影的播放,演员们甚至都没有张口跟观众打个招呼就匆匆下台,开幕式从开场到结束不到半个小时。
红毯没了 观众学会了自娱自乐
由于开幕式取消了红毯环节,到场观众遗憾的失去了一睹明星风采的机会,不过国人从来不缺乏自娱自乐的本领,在开幕式场地入场口前竖着的一面嘉宾签名墙充当了观众自娱自乐的工具,也加剧了现场的混乱。
起初,脸生的电影工作者到签名墙处签名并没引起观众的注意,直到陶泽如的出现。由于没人负责签名墙处的秩序,观众对签名墙的兴趣以至于包围了整面墙。作为当晚最有名气的演员之一,陶泽如几乎是以挤的方式走到签名墙前,挥笔写下名字并转身后,才发现距离自己的脸不到30厘米处聚集了大量的卡片机、手机以及IPAD,陶泽如的表情瞬间凝固成蒙娜丽莎永远的微笑。
在被强拉合了几张影之后,陶泽如终于成功逃离。而后,饰演孙中山的特型演员韦智和毛泽东的特型演员王出现在签名墙的一左一右,又是一***合影潮。而在盼明星未果之后,锲而不舍的观众们又开始了自我安慰,当有些衣着光鲜的俊男美女来到签名墙前,便有了观众窃窃私语的对话:“这不是那个谁吗?”“谁啊?”“就那个谁!”“谁?”“我也想不起来。”……
在许久不见明星到来后,观众们拿起签名笔站在签名墙处摆拍,不少人对拍摄者提出要求:“把金鸡奖几个字拍进去。”而后更有观众毫不客气的在签名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在当晚的琴台大剧院外三三两两聚着卖票的黄牛,不过这场开幕式加影片观摩的门票并不热抢手,甚至在媒体群中,对这张门票的需求也毫不强烈。相比上海电影节记者们需要想尽办法去搞门票,金鸡的门票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还要主办方催着、哄着记者去拿。
没了文艺表演 依旧有没完没了可吐的槽
简短的开幕式况且能招来如此多口水,持续四天的整个电影节,自然少不了更多信手拈来的槽点。算上前一天的媒体报道,两天时间,金鸡百花已经患上槽穿孔。
虽然大刀阔斧砍掉了开幕式的文艺表演,取消了形象大使,但电影节的官方色彩依旧未减。受邀请来的媒体,官方负责包食宿,各种活动都有车接送,这放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鲜见的待遇。
但官方的福利背后,又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星光黯淡、竞赛片弱、关注度低,如果再没些福利,前来报道的媒体会更少。可事实呢?虽然诸多主流媒体应邀前来捧场,但大多数都是文字加摄影共计两人的配置,比起重要电影节报道约定俗成的四人报道团队,也相应地瘦了个身。
媒体的心态其实很好理解,虽然硬件有保障,但金鸡百花每年换一个城市举办的规矩,注定它在软件上永远无法达标。对每个城市来说,它都是个一锤子买卖,活动场地的安排、配套人员的接待等等软指标,始终处于“没经验”的状态。
本次金鸡百花亦如是,虽然终于从前几年的二三线城市搬到了湖北省会武汉,但,武汉真的太大了。记者们住在汉口,但大部分活动被安排在武昌,每个活动平均两小时的来回路程,让疲于奔命成了记者们每天的主题活动。这个时候,十分怀念上海电影节将所有活动都集中在上海影城,以及周边酒店的举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