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政法”规定,国家财政支出必须以公债、借款之外的财政收入作为财源。另外,基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观点,补充规定中只认可发行“建设国债”用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依据“财政法”不可以发行填补财政赤字的所谓“赤字国债”。
日本政府每年度若要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必须另行单独制定特别法案,法律有效期1年。1965年,日本在执行补充预算时,第一次制定允许发行“赤字国债”特别法。1975年至今,除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状况较好的几年,日本每年都制定针对“赤字国债”的特别法,简称“特例公债法案”。
本年度日本政府预算中有38万亿日元需要依靠“赤字国债”。但是执政的民主党派在参议院议席不占多数,无法使“特例公债法案”顺利通过。
依据日本通过法案的程序,被参院否决的法案,众议院可重新审理,如果获得三分之二以上的支持票,也可使法案获得通过。但是在日本众议院方面,民主党由于强行审议“消费税增税法案”导致众多议员离党,议席也仅够维持过半数,无单独通过法案的实力。因此若要通过“特例公债法案”,民主党必须得到在野党派的支持。
在增加消费税法案问题上,民主党为争取在野党支持,野田佳彦曾表示如果增税法案获得通过,将在“不久的将来”解散国会,举行大选。以自民党为首的在野党,以此为据要求野田要言而有信,尽快解散国会,因此在“特例公债法案”问题上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例行国会上该法案没能提交审议。
推迟拨付“地方支付税金”
日本政府每年要分4次,分别在4、6、9及11月份初,将部分国税收入按固定比例拨付给地方政府,此款项称为“地方支付税金”。
由于未能发行“赤字国债”,9月份“地方支付税金”的发放时间已出现小幅推迟,此外对于都道府县(相当于省级地方政府),日本政府未能一次性拨付,采取的“分期付款”方式,分3次付清。
11月2日,日本政府又应该向地方政府拨付总计4.1万亿日元的款项。对此,财务大臣城岛光力10月30日正式宣布将推迟拨付,何时拨付将根据“特例公债法案”的审议情况决定。
10月29日,日本召开临时国会。城岛表示如果临时国会上“特例公债法案”仍然无法成立,11月末日本政府将面临财政枯竭的局面,政府无法协调38万亿日元财政支出,国债供需平衡将被打破,市场稳定及国家信用也将受到影响。为缓解这种局面,日本财务省已要求各政府部门尽量推迟预算支出。
通过“特例公债法案”是本届临时国会最重要的议题,该法案计划8日再度进入审议。虽然在野党可以将该法案作为要求解散国会的最有力的筹码,但是若因此影响国家财政周转,恐将会引火烧身,失去选民的支持。因此各党派在该法案上的立场如何,成为临时国会的关注焦点。
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11月1日在街头演讲时对“特例公债法案”的态度表示出了松动,称自民党同意对法案进行审议,同时野田首相也应该遵守约定,在年内进行众议院选举。
此表态招致了同一阵营公明党的不快,公明党认为自民党担心舆论,让步太大。对此自民党内也有反对的声音,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称,接受审议不代表赞成法案,野田要获得自民党的支持必需明确解散国会的时间。
地方政府怨声载道
在“扭曲国会”局面下,“特例公债法案”如同被政局绑架的人质。民主党在野期间也曾两次在参议院否决过该法案,当时自民党为主的执政联盟只能在依靠在众议院占据的三分之二以上议席,重新审议单独通过该法案。
当下在各政党间因政局需要,以“特例公债法案”为筹码讨价还价的时候,直接面对国民的地方政府早已怨声载道。面对资金不足,为维持行政服务质量,有的地方政府开始从金融机构借款,产生了巨额利息,还有的不得不卖掉部分基金,损失了投资收益。
日本《每日新闻》就“特例公债法案”对地方政府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地方政府充满了对朝野各党的不满与愤怒。
如香川县称,“地方交付税金”本就是地方的固定财政收入,无法接受因众议院解散时间问题而推迟拨付。宫崎县回答称,面对可能出现的财源枯竭无所作为,这些人不配做政治家。还有的县财政负责人称,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目前的朝野之争也是非常愚蠢的。
日本全国知事会等地方6团体10月30日共同发表了抗议声明,称目前的事态恐将对国民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山口县的知事批判称,在地方主权改革的背景下,出现这种事态,严重损害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赖关系。同时他也对自民、公明两党表示了失望。
11月2日,日本全国知事会议在野田佳彦的首相官邸召开,会议中抗议声音不断。有的与会者称法案迟迟不能获得通过是“中央不负责任”的表现,还有的知事愤慨地表示已经在研究推迟发放职员的奖金了。京都府知事山田启二批判称,在需要中央和地方携手保护国民生活的时候,推迟发放支付税金,该让地方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