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整治行人闯红灯 一月开出两万张罚单
时间:2013-05-30 17:19
来源: 作者:收藏
无人管理的路口:我有急事,而且这不是都没车吗 有人管理的路口:没有注意到灯变红了,跟着前面的小车一路骑过来了,这次确实是疏忽 坚持等绿灯的行人:因为闯红灯这事被拍照、被罚款,我真觉得挺丢人的,这脸咱丢不起啊 北京市4月开始对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进行整治,法制日报曾刊发记者街头直击报道。5月6日开始,北京市对“中国式过马路”的专项整治进入新阶段,将加大处罚力度,凡是不听劝阻、不服从纠正及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执勤交警都将当场进行处罚。 4月以来,北京已经对非机动车和行人开出两万张罚单。经过一个月的整治,“中国式过马路”在北京到底有了怎样的变化?面对严格处罚,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为是否有所收敛?法制日报记者再次走上北京街头,一探究竟。 有人管理路口明显好转 “前方红灯请稍等”、“请您不要越线停车”、“绿灯通行请走直线”、“行人请走便道”……5月6日上午9时许,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路口人流如梭,每条停车线和行人等候线旁,佩带扩音器的协管员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各类提醒。 记者在路口观察,见有民警和协管员共同在路口值守,绝大部分行人和非机动车,能够听从劝说,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但仍有部分非机动车习惯性地将车辆驶出停车线,停在靠近路口位置。 不过,在短短一个多小时时间里,执勤民警还是对三起闯红灯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骑着电动自行车的男子,尾随着一辆机动左转通过路口,可此时非机动车的信号灯已经变成红色。 “我没有注意到灯变红了,跟着前面的小轿车一路骑过来了。”该骑车男子说,对于非机动车闯红灯罚款的事,他早就知道了,这次确实是疏忽。即便如此,他还是面临着20元罚款的处罚。执勤民警在向其说明情况后,拿出了手持POS机,录入骑车男子的姓名,并写明违法原因、处罚内容,POS机立即打印出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在收到20元罚款后,民警还为其开具了一张“当场收缴罚款的专用收据”。 协管员郭跃华告诉记者,4月整治以来,她已经明显感到,行人及非机动车闯红灯现象有所好转。“以前,我们怎么喊、劝,基本上没人听,该闯照样闯。这一个月以来,不一样了。一有人要闯红灯,不仅我们提示、阻止,不少同样在等灯的群众也都自发地劝阻。大家一说,那闯红灯的也就不好意思再走了。” 5月7日,记者来到南长街与长安街的交口,发现这里的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秩序良好。正在执勤的协管员告诉记者:“这个路口交警、协管员多,行人都比较听从指挥,总体状况好,到目前为止还没开出过罚单。”正当与协管员说话的工夫,行人通行信号灯由绿灯跳转为红灯,可一位身穿黑色上衣的老人,仍然牵着小孩的手想要穿过马路。协管员立即吹哨示警,制止了老人,并示意老人退回行人等候线。听从协管员提醒,老人很配合地带着孩子走回行人等候线后。 无人看管路口自觉性差 记者在现场调查中也发现,在一些不算繁华,没有民警和协管员值守的十字路口,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现象仍不少见。 5月7日下午,记者在德胜门西大街与新街口外大街交口的十字路口看到,这个路口没有协管员指挥,行人遵守交通秩序的自觉性也就打了折扣。在这里,新街口外大街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有一条不算窄的隔离带,每当行人信号灯红灯亮起,人们很少会等在便道上,而是一窝蜂地站到隔离带旁的斑马线上。由于此处红灯时间较长,行人在斑马线上越聚越多,不仅影响非机动车道正常通行,也使得右转机动车难以通过人群,现场秩序比较混乱。 在此处,少了协管员的提醒,部分行人只要看到左右无机动车通过,便会强行闯红灯。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年轻女士,一路小跑在红灯中过了马路,当被记者问及为何闯红灯时,她不耐烦地回答:“我有急事,而且这不是都没车吗?” 对于这位女士的行为,在场很多人都持反感态度。坚持等待绿灯亮起才过马路的王女士对记者说:“昨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不少人都因为闯红灯被拍了照,有的还被罚了款。虽说照片做了处理,可因为闯红灯这事被拍照、被罚款,我真觉得挺丢人的。钱不是问题,这脸咱丢不起啊!” 软硬兼施改闯红灯陋习 记者注意到,现在北京不少路口都已经施划了崭新的“行人等候线”,在一些难以在一个绿灯时间内通过的较宽路口,交管部门还专门增设了二次等候区,行人、非机动车在两次绿灯之间,可以在这个“安全岛”等候。目的就在于使行人自觉形成“行人等候区”,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西城交警支队副支队长王安国介绍说,对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行为,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将根据其违法的严重程度和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严格落实批评教育、罚款处罚以及扣车等不同执法层级标准。对于那些不服从管理、不听从纠正及带头闯红灯的人,民警将予以处罚,行人每闯一次红灯,罚10元,非机动车罚20元。 记者还从交管部门了解到,为了有效扭转“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现象,北京市交管局可谓“软硬兼施”。软件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凡是繁华路口、社区、单位、公园景区等场所,总能见到交管部门设立的交通安全宣传站,感受到全社会摒弃交通陋习的浓厚氛围;硬件上,交管部门对部分等候时间过长的信号灯进行优化,增加行人过街时间,施划行人等候线,增设隔离护栏等,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出行创造基础条件。(记者 黄洁 张婷婷 李秀秀)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