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同票同权”
入选理由:中国式民主又一次重大进步
【事件回放】在2013年3月全国两会上,2987名“同票同权”选举出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开始履行职责。
从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公布实施到1995年之前,我国农村与城镇每一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8:1。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选举法将这一比例调整为4:1。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城镇化率在2009年已接近50%。在此背景下,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后的选举法,明确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重要原则。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按城乡约每67万人分配1个代表名额。选举结果表明,党政领导干部的比例比上届下降6.93%,来自基层的工农代表比上届提高5.18%,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选举差额比例扩大到8%。
2、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了更多保障
入选理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事件回放】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在起草这份对中国未来产生深刻影响的《决定》过程中,党外人士的意见得到充分尊重。《决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沈春耀强调,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要求,实现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
2013年,全国政协举行四场双周协商座谈会,这项肇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协商制度在新世纪获得了继承和创新。
3、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发布
入选理由:基层民主发展将更加规范
【事件回放】2013年5月2日,国家民政部印发《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下称《规程》),明确村民委员会选举程序和场地要求,深入推进以直接选举、公正有序为基本要求的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实践。《规程》的发布,对于推进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1986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的通知》,对理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党、政、企关系作出明确规范。党的十八大又对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一步理顺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的关系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全国有59万个村委会,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232万人。三年一度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已在广大乡村田野深深扎下根来。全国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平均参选率达到95%以上,全国85%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民自治的实践,使广大农民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4、落实税收法定宪法原则
入选理由:公民如何纳税,关系权利和义务
【事件回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此后不久,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详解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思路时,揭示了目前税制不规范的现状。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建初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也曾向媒体透露,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约10万亿元,80%不是依法征税。
其实,1982年宪法就确立了税收法定原则,但当时考虑我国法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建立现代税制的经验和条件都不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于1984年和1985年两次授权国务院立法。如今,1984年的授权决定已废除,但1985年的授权决定依然有效。
正因为立法机关没有履行税收立法职权,导致我国征税权存在诸多问题:宪法对税收事项没有任何规定;正式税法仅3部,国务院涉税暂行条例有20多种,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出的涉税“细则”、“文件”和“通知”数以百计;其他由中央部委与省级部门发出的成千上万,更低层级政府制定的罚款和收费文件则更是数不胜数。
5、劳教制度被依法废止
入选理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民意的回应
【事件回放】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及《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这意味着实施50多年的。根据决议和决定,劳教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劳教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动教养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195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随着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劳教制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很多学者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特定的历史下有积极作用,但存在“没有法律的授权和规范”、“劳动教养对象不明确”、“处罚过于严厉”、“程序不正当”等弊端,而这些成为有关部门滥用权力、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现象屡屡发生的根源。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6、延迟退休方向已定
入选理由:何时退休,关乎公民的休息权和就业权
【事件回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明确了顶层设计中,延迟退休政策渐进渐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此前曾公开表示,延迟退休年龄考虑的不仅仅是养老金的长期收支平衡,更大的背景是,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中国的新增劳动力已开始减少。
早在2008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采取“小步渐进”方式,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
2012年7月,《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11-2012)》显示,中国当前城市人口总体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6.1岁,其中男性平均退休年龄为58.3岁,女性为52.4岁。报告认为,大多数劳动者在这个年龄段依然身体比较健康,精力比较充沛,退休年龄偏低造成中国人力资源的浪费。
7、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入选理由: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是社会期盼
【事件回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的具体要求: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以来,历次党的重大决议中都有司法改革的表述。党的十六大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五年后,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再五年之后,党的十八大提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政法机关不懈努力。2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首个防止冤假错案指导意见,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201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规范各级法院坚决守住防范冤假错案的司法底线。
8、时隔24年,再次听取高检院作反贪报告
入选理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高度重视严惩职务犯罪
【事件回放】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作反贪工作报告。这是时隔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听取反贪报告。
早在24年前——1989年10月25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曾听取了时任高检院检察长刘复之的《关于检察机关开展反贪污、贿赂斗争情况的报告》。随后20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没有安排类似的议程。24年后高检院再次就反贪污贿赂向人大进行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表示,这表明全国人大高度重视严惩职务犯罪的态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
报告显示,5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51350件198781人,提起公诉167514人。法院判决有罪148931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377亿元;5年间,检察机关“老虎”、“苍蝇”一起打,立案侦查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368人,其中厅局级1029人、省部级以上32人。
9、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入选理由:独生子女政策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事件回放】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独生子女政策将要退出历史舞台。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中国政府开始推行计划生育;1978年以后计划生育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01年12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地位。
40多年来,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然而,随着“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日益严峻,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不断调整。2011年,“双独二孩”政策全面铺开,即夫妻双方都为独生子女,可生第二个孩子。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0、立案侦查湖南衡阳贿选案
入选理由:新中国建立以来头一遭
【事件回放】2013年12月27日至28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在衡阳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以贿赂手段当选的56名省人大代表,依法确认当选无效并予以公告。衡阳市有关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分别召开会议,决定接受512名收受钱物的衡阳市人大代表辞职。
2012年12月28日至2013年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差额选举湖南省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以贿赂手段破坏选举的违纪违法案件。现初步查明,共有56名当选的省人大代表存在送钱拉票行为,涉案金额人民币1.1亿余元,有518名衡阳市人大代表和68名大会工作人员收受钱物。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名谦在衡阳破坏选举案中失职渎职,涉嫌玩忽职守罪,依法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