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县立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三年来,坚持以“优质、公平、诚信”为宗旨,以“发展是目标,合作是手段,科技是力量,服务是天职,效益是根本”为经营理念,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使农机专业合作社整体经营效益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入社社员达到了36户,拥有农业机械178台套,固定资产170万元。服务的内容有包括农田作业、土地流转、农田基本改造、农机维修、信息服务、技术培训等。年作业面积达10万余亩,创收400万元,2011年合作社社员实现人均收入近5万元,带动农户增收60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管理机制健全,内部管理规范
在县农机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实行了“一证、一合同、三账、四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机制。一是本着农民自愿的原则,为每位入社社员发放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证。二是建立了农机作业合同订单制度,合作社在提供作业服务前,及时与农民签订了农机作业服务合同,避免因一方违约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三是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聘请专业会计和出纳员,建立了固定资产账、收入支出账、收益分配账,做到了按时账目记录准确、收支清晰。四是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有关要求,建立完善了理事会议制度、社员代表大会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五是实行了“五统一”管理制度,即:统一机具管理、统一机具维修、统一油料管理、统一作业标准、统一收费标准。
二、拓展服务范围,打造服务品牌
合作社立足本社农业生产实际,坚持走全程农业机械化道路,全力满足本社的农业生产需求外,还积极向外扩大服务范围,极力打造服务品牌。2010年、2011年先后组织“春耕”、“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春季北上大同、应县、山阴、忻州等地开展春季耕种作业,夏季转战洪洞、孝义及河南、山东、天津等地开展机收小麦作业。他们还在原平、忻州、阳曲成立了三个办事处,挂牌公示责任人、作业质量、价格及联系方式。今年还计划在再增设两个办事处,力争到2013年合作社成员扩大到80人,广泛吸纳各种人才,依靠规模优势、科技优势、信息优势,积极打造“立民农机品牌”。
三、承揽业务灵活,机具利用率高
合作社采取统一承揽和由社员承揽两种灵活的方式承揽作业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合作社内部机具的利用效率。合作社统一承揽作业,主要由合作社在年初与无机具的农户签订合作协议,确定作业时间、作业内容及相关要求,由合作社统一调配社内机具完成各项农机作业服务,有效解决了“机手找活难,农民用机难”的矛盾。在农忙时节,由合作社派专人跨县、市联系业务,再分配给社员按时保质完成作业任务。由社员承揽的作业业务,社员经请示合作社负责人后独自完成作业,若力量有限,可由合作社统一调配车辆参加作业。2011年,合作社共完成了与83户签订的1.7万亩农田作业合同,完成社员承揽的作业任务5600亩,并组织12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外出跨区作业,平均每台收割机作业收入达3万元。
在合作社财务管理方面,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由合作社统一收取作业费后,按各人作业量进行返还,合作社按照5%的比例提取公积金,作为合作社运转基金,以保证社内正常业务开支。由社员单独承揽的作业,按照单车作业量进行分配不提取公积金。
四、加强机手培训,提高服务能力
近年来,合作社积极动员社员参加各种农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机手的综合素质。一是请农机专家讲课,学习国家农机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规,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开展 “平安农机示范社” 创建活动;二是组织技术骨干赴外地学习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开阔视野,引进适宜当地使用的先进技术。三是积极参加县农机局组织农机手、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四是合作社投资近万元购买了教材和设备,为社员提供了自学提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