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相关资料表明,2011年我国蔬菜产量已超过粮食成为第一大宗农产品,其中设施农业功不可没。设施农业要得到更好发展,农机化是方向。目前设施农业的农机化现状如何,都存在着哪些问题,近期中国农民手机报(农资版)就这些问题,请来使用蔬菜大棚的合作社代表一同交流探讨。
山东平原县王杲铺治国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主要种有黄瓜、西葫芦和西红柿,其中黄瓜种植面积为400棚,西葫芦120棚,西红柿80多棚。合作社所用的农机主要是卷帘机,每个大棚都有,另外还有合作社购买的十得较早,所使用的主要是草席。而在建中的大棚,则都改用棉被,一方面保温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棉被的使用几台防治病害用的臭氧喷雾器。合作社理事长王志亭对于目前所使用的设施农机表示比较满意。但因为大棚建年限长,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前者高,但平均使用下来成本较低。王志亭表示,目前农户所能投入的资金并不多,希望能够得到国家更多支持,比如现在人工开垄需要几天时间,而采用开垄机的话,几个小时就能干完,对于提高种植效率是非常大的。
辽宁朝阳市华诚蔬菜专业合作社共有农户310户,拥有500栋大棚,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和尖椒。合作社大棚均配有卷帘机,另外合作社40%~50%的农户拥有微耕机,采用滴灌设施的有60%~70%。但是除了卷帘机之外,其余农机设备均没有补贴。理事长周建华表示合作社对目前所使用的农机比较满意,现在旋耕、播种都是机械化操作,既省时又省力。
由于所处地区不同,目前各合作社的经济实力和人均种植面积都各有差异。交流中一部分合作社表示,合作社人多,人均种植面积少,“活比较少,自己一会儿就干完了,基本用不到农机,几千块钱的东西,买来也是闲着”。而使用农机的合作社,也因为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机化程度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的合作社对农机化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表示认可,并认为资金短缺和劳动力剩余是目前设施农业农机化中存在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