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9名大学生组成的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太原晋源苗圃志愿小分队,近日在山西省林业厅林育种植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
实践期间,队员们为工作人员讲解了计算机常用软件的用法,内容涉及各类Office办公软件、Photo-shop以及电脑的日常操作和维护等,而工作人员则把专业的种植技术“传授”给他们。
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9名队员进行了花卉“金玉满堂”的种植。小队分为两组,男生到温室中铲来农家肥以及种植土壤,在空地上搅拌、配料后,将种植土壤分装在10个花盆中;女生则在组培室将种子进行育种前的消毒、去皮等工作,并数好种子个数等待男生将花盆搬到指定位置后进行播种。
“播种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首先,要对花盆编号,每一盆都有固定的种子数,并在记录表上做好标记。”范裕廷告诉记者,接下来还要对种植土壤表面进行大颗粒处理,剔除杂质,然后计数并均匀撒上种子,盖上一寸厚的土壤,洒水过程中保证温度湿度的适量,每一步都要认真操作,才可以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发芽。
这次暑期实践,让大学生明白种植不仅仅是浇水日晒那么容易,几天的收获让这些平日接触书本的学生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多多关注林业种植这个领域。
找到自身特色 才能更好发展
本报记者 宋蓉
为了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发展情况,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的学生,利用暑期社会实践的机会,集中组队走访调研了临汾市尧都区博业专业种植合作社、崇旺种植专业合作社、杨奎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及襄汾县南贾高升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施行,至今整整六年。”信息商务学院学生王鑫说,这次他们走访的合作社各有特色:有的虽然种植规模不大,但成效明显;有的合作社敢于突破,计划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
“单纯的模仿,是很难有突破的,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特色,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大家看到好的合作社都拥有自己的特色时,发出了感叹。
在参观了许多专业合作社以后,同学们都有了很直观的印象,他们认为从临汾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促进了农业专业化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但农民专业合作社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与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交谈中,大家除了资金、技术和政策的问题外,谈得最多的就是农民思想观念不解放、眼光不长远、只注重眼前利益,这使得合作社的发展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主体力量。人也是一样,不能光看到眼前利益。”在志愿服务队队员的日记中,这样记录着。
队员在参观中还了解到,为了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临汾市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比如加大理论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批农民”的活动,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合作社负责人和社员的培训力度等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创优环境,推动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
“接地气原来如此重要”
本报记者 于萍
“几天的活动下来,我们学到了很多,这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的张秉丞说。7月12日,他和学院的志愿者来到偏关县万家寨镇,为这里的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张秉丞说,坐了六个小时的汽车,来到村子里,虽然此前老师己经给开过会介绍过村子的情况,但到了实地还是很吃惊。村里人很少,大多在外地打工,老人和孩子在家,在村委主任的带领下,大家来到山坡子村,村里地理位置偏,经济来源靠种地来维持。志愿者住在村民家的窑洞里,每天被一种蚊虫咬。村民咨询的问题很多,都是宅基地等问题。村民们吃饭以粗粮为主,大家觉得很新鲜,村民们是每天吃的厌烦。
“我们每天追逐时尚的东西,其实还有那么多的人需要帮助。走访村民的过程中让大家明白接地气的重要性。”张秉丞说,“我觉的这个实践课真得很重要,让我们学到课堂上体会不到的东西。”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
帮助村民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本报记者 宋蓉
近日,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8名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在大同市浑源县王庄堡镇王庄堡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
这5天中,这些大学生经历了在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的事情:在田间劳动,大家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村里宣传绿色环保,每个人都在为打造绿色山西奉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给孩子义务支教,从电脑的基础知识教起,用最浅显的语言让他们正确认识使用电脑的各个部分和基本操作……
在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实践小分队一行来到平型关大战纪念馆,举行瞻仰悼念活动。在劳动之余重温历史,所有队员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使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贯通中更好地深化对党的认识、增强对党的认同,树立正确理论信念,激发昂扬奋斗热情,更加领悟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这次的实践活动,使同学们收获到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将踏着革命先驱的足迹,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进取,发奋学习,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团委组织近百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到全省11个地市,50余个乡镇,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基层,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发挥才干。(责任编辑 赵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