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民合作社 > 合作社服务 > 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峨山县农业发展 返回首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峨山县农业发展

时间:2013-12-06 17:31来源: 未知作者:lj收藏

  近年来,小街、双江等街道很多村民都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慈姑种植

  今年,峨山双江街道富泉村村民张庭清家的慈姑丰收了。张庭清说,栽慈姑投入不高,投工也不多,每亩收入8000元左右,加上农闲出去打工所得,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与张庭清家一样,近年来,峨山县小街、双江等街道的很多村民都在小街慈姑产销合作社的带动下发展慈姑种植。与此同时,花椒、水稻甚至是养殖,峨山的多个农业产业正在一批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助力下蒸蒸日上。

  8年扶持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据峨山县农经管理服务中心统计,峨山县自2005年8月设立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双江镇富泉村仔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起,到今年上半年,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达到了85个,其中有38个种植业合作社、17个畜牧业合作社、11个林业合作社和19个服务业合作社。到2012年底,合作社已有成员1947人,带动其他农户5058户,逐步扩大了合作社主营产品的生产规模。2007年前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经过工商部门登记,县农业局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指导、服务部门,会同乡镇农经中心,对有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逐步对各乡镇具有优势的种植业、畜牧业生产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进行调查了解,以特、优农产品生产为支撑,引导农民在自愿前提下申请登记成立合作社。小街慈姑产销合作社、大龙潭麻到底花椒合作社、大龙潭乡龙跃蔬菜产销合作社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从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以来,国家确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合法性,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其组织、行为和扶持政策,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设立登记进入了依法、规范的轨道,也调动了农民申请设立合作社的积极性。从2009年起,峨山县每年新增登记的合作社均在10个以上。同时,县供销社、县烟草公司等部门或单位积极参与引导,帮助农民成立合作社,峨山农民合作发展进入高潮时期。

  农户抱团生产经营。大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涌现,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推广农业科技、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统一销售等方面发挥出极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合作社成立后,农民明显感受到,产品不再愁市场,而且好产品能卖得好价钱。每个合作社的理事都积极到外地跑市场,县农业局、县供销社联社采取发布产品信息的方式,寻求产品收购商户和企业,为成员协调、组织销售产品。通过打开销售渠道,大部分农产品都卖上了好价格。据不完全统计,合作社每年组织销售的产品,从2006年的80吨增加到2012年的1566吨,销售收入1035.5万元。化念群力养鸭合作社为成员协调、组织销售鸭蛋等产品567吨,销售收入654万元;小街早丰谷物产销合作社为成员及其他农户统一销售大米235吨,销售收入165万元,平均每公斤7元,高于当地市场销售价;大龙潭麻到底花椒合作社为成员及其他农户统一销售新花椒5吨,销售收入15万元。

  据峨山县农业局统计,合作社2006年统一购进价值38万元的生产资料,到2012年已增加到2238吨,总额705.2万元。去年,化念群力养鸭合作社协调组织采购了饲料约2000吨、种畜禽18000只,总额632.4万元,统购成本远远低于当地市场价。为提高成员的生产经营能力,部分合作社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协调有关部门,请畜牧兽医、农科部门人员等到合作社讲课。理事及有关人员经常深入村、组现场指导生产,要求成员按合作社产品质量要求科学种养,加强生产管理。随着合作社的发展,改变了峨山县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大多数合作社的产品生产经营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雨来救萝卜丝合作社的萝卜种植与加工,小街慈姑产销合作社的慈姑种植,化念群力养鸭合作社的蛋鸭养殖,永生蔬菜产销合作社、大龙潭乡龙跃蔬菜产销合作社的蔬菜种植,都已成为合作社所在村的重要经济支撑,成为峨山现代农业发展的“风火轮”。

  农民专业合作社亟待提升。据了解,峨山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部分合作社还存在证件不全,不能正常开展经营活动,不能向合作社成员提供采购生产资料及组织销售产品等服务现象。推进峨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首先要研究人才问题,这是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关键。要有各类能人发挥各自优势,领办、创办合作社,吸引有专业技术的人才加入合作社,合作社成员要成为懂经营、善管理的“老板”。其次要走产业化、专业化的路子,围绕一个优势产业或特色产品,把规模做大、产品做强,按照工业化理念抓精深加工和标准化生产,创新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再次,要在创新发展上下功夫,研究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机制,抓好保障机制,一手抓合作社数量的增长,一手抓规范提升,做到以服务促监管,以监管促规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