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12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总结
时间:2013-01-25 11:36
来源: 作者:收藏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要求和镇海实际,有力开展各项工作,重点突出合作社基地项目落实和合作社财务规范化建设两项工作,通过统一培训、到户指导和政策激励等手段,综合推进合作社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目前,全区工商备案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55家(2012年新增7家),其中区级规范化合作社9家(2012年新增绿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611人,带动农户2620户,联结基地面积约3.4万亩。合作社拥有各类资产72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02万元。全区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856万元,共带动社员和周边农户经营收入4831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主要工作 (一)重点推进合作社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全区共有6家合作社申报了2012年区级产业化项目和蔬菜应急保障基地建设项目,合作社共投入98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09万元。味满园果品专业合作社新建冷库200立方米,管理房200平方米,葡萄大棚双膜覆盖试验35亩,葡萄大棚地膜、反光膜铺设150亩,开展水果保鲜、早产研究。岚山草莓专业合作社,新建收购亭360平方米,道路维修560平方米,开展以草莓采摘为主题的农时节庆活动。阿亮开展大棚草莓套作水稻试验200亩。恺丰畜禽养殖合作社开展区域循环农业试验。科奥农业专业合作社新建大棚50亩。 (二)扎实开展规范化合作社建设。2012年,我们确定了绿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对象,创建规范化合作社。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登记管理条例》,重点对该合作社做专门辅导,通过完善章程制度、清晰成员管理、规范组织机构、统一经营服务、规范财务管理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建设,达到要求标准,并于10月份通过验收。同时大力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味满园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通过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 (三)及时广泛开展宣传培训。2011年11月份,我们对全区已登记在册的合作社进行了统一培训,宣讲今后合作社向规范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就如何合理享受合作社税收优惠政策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辅导,并对今后财务管理进行了要求部署,把财务管理规范程度和财务补助结合起来。 (四)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口。我区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范围,推行生产记录制度、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和相关产品认证,加强对社员产品的监测工作。全年开展粮食、蔬菜、瓜果无公害栽培、农药安全使用、畜禽科学饲养及疫病防治等技术培训14期,培训农民745人次。 (五)深入开展农技服务工作。建立农技人员联系指导制度,发布病虫害防治情报7期,举办农技下乡活动11次,发放技术资料1500多份,深得合作社农民的好评。认真开展“每日一助”工作,借助“农民信箱”产品买卖功能和“每日一助”平台,2012年通过“每日一助”平台发送信息78条,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扩展了销售渠道。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镇海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继续朝着继续做大做强的方向努力。关键在于提高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区域辐射力、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多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规定,参照规范化建设考核标准,加快建立完善的合作社财务制度、民主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以及经营服务体系。并通过星级评定办法、规范化建设认定等方式进行定期考核。作为农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和信息优势,督促和帮助合作社建立和完善上述制度,为合作社做好服务工作。 (二)多渠道提升品牌价值。鼓励合作社通过申请、转让等途径统一注册商标,合作社生产的产品统一商标使用规范,统一销售。同时,积极参加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评比,力争获得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另外,可以通过产品推介会、农产展示会、对接会和农博会召开契机,扩大合作社的知名度,拓宽市场销售渠道。 (三)多形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增加基地面积,吸收新社员,增强带动能力等方式扩大合作社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市场价格竞争力。其次,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农技服务部门,开发引进新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多方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主要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采购供应,建立进出台帐,产品生产过程要有记录,做到档案完整;开展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自律性检测检验制度,提升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多方位强化政府服务。一是财政支持。对照规范性合作社建设要求,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性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示范性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二是信贷支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要适当放宽小额贷款额度,方便合作社购买种苗、肥料、农具等生产资料的周转使用。三是人员培训。制定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等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参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四是科技服务。及时为合作社提供各类产品的最新生产标准,积极引导农民运用标准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 二0一三年一月十四日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