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电站修起来,淹了几万亩菜地,现在正是我们发展蔬菜的好时机。”
“我观察了几年***猪价格,一般都比家猪高至少一倍,养***猪比家猪划得来。”
……
在记者的印象里和过去的各种新闻报道中,有“当代活愚公”之称的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支部书记何元亮,都是一个传统的“老农民”。8月19日,当记者来到他家采访,言谈举止中让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70岁的“新农民”形象。
汽车刚在何支书的家门口停下,他家外墙上挂着的巨大“农家乐”招牌首先映入眼帘,上面写的“大关包谷饭、大关黄豆鸡、大关无公害***菜……”以及服务电话等很是醒目。
“过去劈石造田解决了吃饭问题,现在关键是要抓‘经济’,新农村建设搞得好不好,主要还是要看村民收入的多少。”何元亮说。
前些年,经过他的努力,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大关村里建起了市场,采访当日正值赶场天,市场来往的人不下1万,从家具到衣服,从家用电器到中***材,各种东西应有尽有。何支书说:“没有市场群众卖出买进都麻烦,现在不仅方便群众,尤其是对他们树立市场观念有好处!”
何元亮家房屋侧面是一排猪圈,圈里除了养有16头母猪,还有7头***猪。他说:“今年养猪好赚钱。”据介绍,他家每天一头猪要花6元成本,仅养母猪就要近100元成本,饲料都是从广西整车整车地购进。每头母猪一年可以产两窝,每窝平均7头,“今年仔猪价格走得好,一头母猪‘下’它2万元没有问题。”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你以前也养这么多猪吗?”记者问。
“不一定,往年一头猪赚200元,今年可以达到300元,所以就多养了几头。”他说:“养多养少要根据市场来定,市场好就多养点,价格低了就少养点或者不养了,闭起眼睛搞是不行的!”
从了解市场行情到调整产业结构,从分析市场供求到开展规模化发展,从认真计算投入产出到做好广告宣传,何元亮的一举一动,无不体现着一个现代农民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