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当代新农民 > “阳光”照耀解放村 返回首页

“阳光”照耀解放村

时间:2012-10-18 16:51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近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密江乡解放村,笔者看到,一户砖瓦结构的新房正在抢时施工。密江乡解放村党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民警村官杨光一脸幸福地对笔者说:“这户新房入住后,解放村就彻底告别泥草房时代了!”
    新房的主人是65岁的朝鲜族村民于哲虎,他患腿疾40多年,劳动能力弱,一直依靠打零工和低保维持生活。杨光告诉笔者,前几年村里搞泥草房改造,由于拿不出自筹的那部分资金,于哲虎家的房子一留再留,成了村里的老古董。看到别人住进新房,于哲虎羡慕又无奈。
    去年10月,杨光把于哲虎的情况向密江乡边防派出所所长刘国华汇报后,二人找到村书记朴海兰,一起往乡党委里跑了几趟,乡里了解情况后答应与解放村共同出资帮助于哲虎改造泥草房。
    杨光告诉笔者,从2010年5月开始,吉林省边防总队把实施了5年的爱民固边战略与中央的兴边富民工程和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强基富民固边”工程“零缝隙”对接,417名像他这样的基层民警被派驻到边境一线村屯党支部兼职,加固农村党组织基层堡垒,开展兴边富民和爱民固边工程。
    解放村居民有75户,都是朝鲜族家庭。2010年,解放村的前任村支书因为长时间出门在外,村支部和村委会各项工作被耽搁了,村民们意见很大。为了不误农时,杨光在维持好党支部和村委会日常工作的前提下,及时向乡里反映了情况,乡党委书记特事特办,带领一班人立即到解放村改选了村委会。
    公安边防部队开展“创建模范党组织生活”活动后,解放村党支部通过杨光与密江边防派出所结成了“亲家”,在边防派出所的帮助下,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好。
    “我还得去朴书记家看看,了解一下谁家春耕有困难。”杨光对笔者说。在村支书朴海兰家中,笔者看到,朴书记正通过QQ群向出国打工的党员介绍村支部组织村民开展春播春种的情况。朴书记一边发信息一边告诉笔者,通过杨光建立的“解放村党员之家”QQ群这根无形的红线,在国外打工的11名党员就像半空中的风筝一样,不管他们飞出多高多远,他们都永远跟党支部连在一起。“有时候,我还会通过这个QQ群提醒在国外打工的党员及时交党费。”朴书记说。
    解放村社会治安好是全乡出了名的。朴海兰介绍说,杨光任副支书后以来的几年里,解放村加大警民联防力度,村治安联防队值白班,对重要路段和生产区域进行观察和防控,晚上边防派出所民警组成巡逻队,乘警车开展无规律巡逻。在去年全乡行风评比中,边防派出所由名次靠后跃居全乡第一。
   “去年9月,正是松茸丰收的时候,有一些不法商贩想到村里强买强卖。”朴海兰说,“村民们第一时间给民警副支书打了报警电话,杨光带领处警分队仅5分钟就赶到解放村,不法商贩们见无机可乘,骑着摩托车四散而逃,从此再没敢到解放村露面。”
    杨光有文化,在村支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去年年初,乡党委把村支部远程教育的重任交给了杨光。”朴海兰说。杨光利用远程教育网络播放农业科技片,讲解种养殖技术,拓宽了村民发家致富的门路。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