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就是想说书,想让喜欢听书的人听到好书!”这是科右中旗蒙古族农民锁银的乌力格尔梦(汉语译为“说故事人的梦”)。
连日来,只要走进科右中旗的乌力格尔说书厅,就会看到蒙古族农民锁银在说书厅里声情并茂地表演他的第四部书《神花枪司马龙》。
今年52岁的锁银,家住吐列毛杜镇吐列毛杜嘎查,从年轻时就开始追逐他的乌力格尔梦。锁银一家在伊金霍洛旗打工已有4年,全家打工的收入一年有10万余元。有了钱,日子好过了,到说书厅说书成了他最高兴的事儿。以前,他每年都借回家乡之机到说书厅说书,每年回来都要说完一部再走,如今说的是第四部书。去年,他听说巴仁哲里木镇有位80多岁的老艺人能说《神花枪司马龙》,今年3月回来后,他买了复读机去找老艺人,用3个磁带记录了这部书的故事梗概,长达120分钟。之后,他便开始构思属于自己的长达30小时的《神花枪司马龙》。
乌力格尔是一门口口相传的民族艺术,说书人一边演奏着四胡,一边演绎着各具性格的精彩人物和故事情节。《神花枪司马龙》这部书锁银已经说了11个晚上,每场都是百余听众。
谈起和乌力格尔的缘分,锁银说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开始学四胡演奏,14岁开始从收音机里听书学说书,22岁从师乌力格尔大师布仁巴雅尔,种地、打工、说书,是他全部的生活。他打算今年不出去了,打工的收入虽然不少,但是他更想说书,而且在说书厅说书每晚有100元的补助,到外地录制说书光盘或节目也有收入。
科右中旗注重抓好以传承人为代表的人才队伍建设,还出台了《民间艺人奖励办法》。正是因为有政府的强力支持,许许多多像锁银一样的农牧民群众,才成就了科右中旗“乌力格尔之乡”的文化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