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成功塑造“山杠爷”这个人物形象轰动文坛的南充著名作家李一清再写川北农民。《节气书》将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一个“乡村思考者”追求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所经历的故事。

沉寂两年 难舍乡土情结
长篇小说《节气书》是李一清继《山杠爷》、《父老乡亲》、《农民》、《木铎》之后,创作的第5部乡土小说。他告诉记者,在长篇小说《木铎》问世后的两年里,他一直埋头梳理自己的心绪,直到完全摆脱以前所创作人物的影子,他才开始构思新的作品。
他告诉记者,长篇小说《节气书》讲述了一个川北乡村的“乡村思考者”(有思想的农民)向往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经历了艰难坎坷才获得,然而当他获得成功时,却同时又发现自己丢掉了很多东西。
李一清说,现在不少农民都在为改变自己的命运打拼,却很少关注自己的精神追求,于是便造成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又失去一些东西的状况,而这种现实也造成了当下不少人的困惑。
从《山杠爷》到《父老乡亲》、《农民》、《木铎》,再到今天的《节气书》,李一清一直笔触农村、农民。这是因为他对农民充满了感情。他说:“一个作家的创作,与他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密切相关,我更多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来自农村,我离开农村20多年了,但我内心难舍乡土情结。
凭借成功塑造“山杠爷”这个人物形象轰动文坛的南充著名作家李一清再写川北农民。昨(22)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长篇小说《节气书》以全新的视角塑造一个“乡村思考者”追求有尊严、有体面的生活所经历的故事,从而反映当代农民命运和精神追求。
再写川北农民 解读精神层面
李一清告诉记者,如果说他之前创作《山杠爷》和《农民》更多的是关注文化冲突和展示农村现代化探索的话,那么,长篇小说《节气书》则更偏重于对农民精神层面的表达。他说,在《节气书》中,他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是有思想性的,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只知道耕种的农民,小说将以半个世纪时间跨度,展现中国当代农民的命运、心灵、精神的追问和思考,同时也是对乡村文明乡村秩序的一种理解和表达。他透露说,在《节气书》中的情节展示上,有“乡村思考者”的离奇经历和一些对地方民俗的插入,但最打动人心的还是这部小说所散发出的悲壮气息。
目前,李一清已完成了长篇小说《节气书》的创作提纲的撰写。他告诉记者这部长篇小说预计将在3年内完成。 (记者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