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房舍 > 泸州:蓬勃发展的走马新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返回首页

泸州:蓬勃发展的走马新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时间:2012-06-11 17:46来源: 未知作者:gg收藏

      蔬菜大棚建起来了,房屋换新颜了,水泥路形成网了,水系到田间了……这一桩桩一间间喜事让特兴镇走马村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年多来村里的变化,正在蓬勃发展的龙马潭区特兴镇走马新村踏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征程。是什么原因让走马新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笔者对走马新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新村新思路:从“拍脑壳”到规划先行
    龙马潭区特兴镇制定的《新农村综***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上面写道:“走马新村将建成产业全覆盖、户户通石板路、家家有自来水、房舍面貌新、道路连成网、水系到田间的新农村综***。”
    实施方案中,对走马新村的实施主体、步骤、方法、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将走马新村的建设情况还原成一幅清晰的建设路线。正是因为走马村的超前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规划,改变过去作决策“拍脑壳”的现象,提升了建设档次,避免了重复投资,形成了有序推进的生动局面。
    截至目前,走马新村统一风貌整治核心区民居120户、新建民居39户;规划建设600O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00O村级中心卫生站;新建标准化钢管蔬菜大棚300亩、无公害蔬菜1000亩;建设园区7.7公里环线公路,新建生产便道5公里,整治和新建入户便道4公里;新建蓄水池2口,整治山坪塘4口,新建排水沟5公里;新建1500O村民健身广场,新建垃圾池20个,接通159户入户自来水,行道绿化3.7公里;实现了“蔬菜产业、耕作道路、节水灌溉、农机利用”四个全覆盖。
    新村新产业:从“看天气”到有机农业
    去年的干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全泸州市受灾经济损失达到12.6亿元。然而,走马新村却并没有受到影响。
    走进走马新村的蔬菜大棚,笔者惊奇地看到,这里的蔬菜居然没长在地里,而是生长在按生态绿色标准配置的营养液里,层层叠叠像***架一***排列,利用了有限的空间,产生了最大的效益。蔬菜在大棚中实行标准化生产,改变了过去农业“靠天吃饭”的影响,提升了蔬菜品质,保证了产品的生态绿色,走马新村的蔬菜大棚生产有机蔬菜300余***,实现产值200余万元。
    特兴镇招商引资企业、走马新村主要产业业主之一、兴农果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亚东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走马新村实现园区美化、自动喷灌、农机耕作、路管沟渠等标准化配套设施全覆盖。同时,我们同步建设有机蔬菜检测、储藏、配送、展示、新品种研发中心及农耕体验、观光采摘专区,形成集生产、加工、批发、配送、直销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
    新村新气象:从“老模式”到休闲农业
    特兴镇走马村跟泸州市区11公里,从城区趋车只需要20分钟。该村抓住了地处城郊的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改变过去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走出了一***农旅结合、以旅促农的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新路子,切实增加了发展现代农业的附加值。
    在走马新村,游客既可以到田间直接选购下订单、还可以观光游玩并亲自体验农耕乐趣,更可以享受鲜菜一出田间直接上餐桌的优质服务。 一名正在走马新村参观的游客告诉笔者:“频频报警的食物安全让我们都不知道该买什么吃才好?而我们一家老少周末都喜欢到郊外,到农村游玩,放松心情。来到风景秀丽、具有川南韵味的走马新村,既解决了我们对绿色果蔬的需求,也满足了回归田***的愿望。”
    站在泸永路沿线边上、雕刻着“走马新村”四个红色大字的石头边上,特兴镇党委书记杨道华欣喜地向笔者道:“走马新村是特兴镇党委、政府重点打造和探索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计划总投资3718.11万元,需上级政府投入资金1557万元,整合项目投入256万元,镇政、业主与农户自筹资金投入1905.11万元。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将走马新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