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风格迥异,游园器材多***,道路路灯通明……走进鲁山县各个新型农村社区,处处是崭新的面貌。6月7日,记者在鲁山县委了解到,该县近年来以扶贫开发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使山乡面貌巨变、农民增收脱贫。
鲁山贫困在山、资源在山、潜力在山。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该县把扶贫开发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结合起来,做大做强旅游开发大文章。根据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富的特点,该县把旅游沿线的东许庄、林楼等15个贫困村作为新型农村社区进行集中连片建设,先后投入资金1.8亿元,使一个个新型农村社区如珍珠般撒落在旅游线上。
该县县级领导分包社区,抓进度、抓质量,协调有关问题。县直有关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新型农村社区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一些企业也开展了帮扶活动。常绿集团帮扶下汤镇林楼村建新型农村社区,垫资建设林楼新民居,并捐资70余万元为林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心花坛、健身广场等。
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增加了收入,同时也加快了扶贫开发。尧山镇东竹园社区附近有中原大佛、六羊山等景区。该社区抓住扶贫开发的有利时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按农家乐接待规划新民居,根据游客需求设计不同的房舍,规划了休闲养生接待13户、中高档接待28户,其余41户在商业区和游乐区做大众消费的接待,购房农户根据自家经济实力选购。目前,已有26户农家乐开业,从业人员82人。
东竹园社区居民汪小国,原来住在偏僻的山里,交通不便。去年10月,汪小国筹钱搬进社区,开始经营农家乐,目前纯收入已达6万元。他告诉记者:“过去住在深山沟,自然******差,想脱贫没门路。搬进社区后,挣钱有项目,环境******好,一下子掉进了福窝里。”
据东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远仓介绍,他们已成立了东竹园社区农家乐协会,选举了协会领导机构,下决心将东竹园社区打造成农家乐旅游***品社区。
四棵树乡代坪社区两排几十套新民居一个模式:门前挂灯笼,房舍天井院,分别经营农家乐宾馆。社区一姓王的居民说,他和老伴儿经营农家乐,一年轻轻松松净挣3万多元。
据介绍,在扶贫开发的强力推动下,全县目前已建设新型农村社区40多个,建成新民居3000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