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新农村 > 农村新设施 > 水兴旺百业 水活富万民 返回首页

水兴旺百业 水活富万民

水兴旺百业 水活富万民

时间:2012-06-06 13:24来源: 未知作者:bianji66收藏
        近日,记者走进梓潼县东石乡油坪村食用菌生产基地,整齐的大棚首尾相连,排灌沟渠纵横交错,田间作业道路四通八达,碧绿水池微波荡漾,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诗画令人神清气爽。基地规模达五百余亩,大棚100余个,年产值近亿元。基地负责人贾积华快人快语,这里水利条件好,仅蓄水池、塘堰和小型水库就有40余口,沟渠达20余公里,覆盖全村约95%的耕地,基本实现了全域灌溉目标。
  在梓潼,水源丰足之处必有大产业。许州镇栏杆村灌溉渠网连接万亩良田,蓄水池星罗棋布,山坪塘满凼凼,被列为四川省全域灌溉典范。栏杆村村民依托优越的“水”条件,早在2002年就开始大力发展“文昌添宝”蜜柚,并辐射带动周边数个村社发展蜜柚产业,现在,蜜柚基地达一万余亩,产品远销北京、陕西、重庆等地。“文昌添宝”蜜柚合作社理事长杨发林说,基地有如此大的规模,得益于政府整合涉农项目,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小水利工程覆盖了所有的耕地,无论山上山下,水顺着沟渠都能到达。
  点面结合,以水利建设为核心和纽带,发展优势产业,这是梓潼水利建设的战略和方向,也是水利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该县以打造绵梓产业带、梓中路产业带、302省道产业带、梓建路产业带为契机,努力整合涉农项目,坚持一事一议、村民自愿原则,采取民办公助兴水利、出让经营权管水利、发展产业用水利等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争建设一片、发展一片、富民一片,确保在“十二五”期间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全域灌溉”的农田水利建设目标,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
  整合涉农项目,拓展融资渠道,民办公助,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
  大春备耕时节,东石乡油坪村五社村民抓早抢快,纷纷投入到大田埂堰的淘淤、沟渠开挖和道路建设等土建工程之中,为迎接专业施工队伍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因年久失修,该堰淤泥沉积、堰埂漏水、库容减小,用水紧张,改造大田埂堰,符合群众愿望,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投资。
  今年东石乡油坪村共改造渠系配套工程9.7公里、渠系建筑物48座、兴建水窖6座、整治塘坝9处、配套整治装机功率为15千瓦的小型泵站1处、新建装机功率为41千瓦的小型泵站2处,总投资125万元,将有效缓解油坪村生产生活用水难,为该村发展产业注入活力。
  梓潼是典型的农业丘区县,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是主导产业,但境内无大江大河经过,潼江以东乡镇更是十年九旱。生产生活用水是县委、县政府始终关注的问题。无水不以兴农,无水不以富民。近年来,梓潼水务部门紧紧抓住武引一期贯穿梓潼和武引二期开工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协调配合县级相关部门,结合绵梓产业带和梓中路产业带打造,大力整合涉农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民办公助措施,由中央、省级、地方及以下财政、群众集资和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实施办法,明确村社用水户协会或村民委员会为小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主体,成立由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的小水利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理财小组和质量监督小组,全面负责工程项目的实施、财务监管和质量监督工作,真正实现村民自愿、自治,努力构建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水利网络。
  今年以来,相继在东石油坪、长卿石河、石牛雁门、石榴、板桥五个村改造渠系配套工程53.1公里、渠系建筑物214座、修建水窖36处、整治塘坝34处,配套整治引水堰4处、配套整治小水泵6处、新建小泵站3处,共投资1286.92万元,其中群众自筹386.92万元,群众投工56000余个,下一步还将在石牛镇清泉村、永乐村实施小水利建设工程,绵梓产业带后发优势、产业发展潜力更加凸显。
  依托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种产业助农增收
  日前,记者来到石牛镇雁门村,但见武引斗渠波涛滚滚,村里的十余口塘堰蓄满了水,山坡上、池塘边、沟渠旁李花飘香,核桃树怒吐新绿,地膜花生成厢成行,一百余亩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整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彰显现代农庄气息,雁门村支部书记安明富介绍说,武引斗渠穿全村而过,对雁门村来说,是个绝佳的发展机遇,以前塘堰、沟渠、蓄水池、提灌站等小水利工程不配套,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村上把小水利建设纳入全村议事日程,组织村民进行“一事一议”的时候,村民群情激昂热情很高,全部举手赞成。
  提到雁门村的水利建设,就不得不提刘云明、刘云福两兄弟,他们俩是全村乃至全镇出名的杂交水稻制种专业大户,常年种植杂交水稻保持150亩以上,年收入50多万元,当我们联系到兄弟俩其中一人的时候,他正拿着有关制种的宣传资料进行比选,他说,发展杂交水稻制种,水源是关键,以前村里缺水,只好到水源较好的油坪村、石榴村等地流转土地进行水稻制种生产,现在可好了,改造了塘堰、硬化了沟渠、修建了泵站,水可以流淌到每一处地块,今年准备在本村承包200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年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2011年,专门从事蔬菜种植的金峰公司落户雁门村,从村民手中流转了100余亩土地,建了50余个大棚,种植有苦瓜、西红柿、辣椒、西瓜、豇豆等作物。公司负责人赵明华说,金峰落户雁门一是看中这里的地形,三面环山,受风灾影响小,适合发展大棚蔬菜,更重要的是武引斗渠从山腰经过,又有塘堰、沟渠等小水利配套设施,把水闸一拉开,水就哗哗地淌到地里来了,十分方便,而且硬化沟渠十分节能,灌溉成本极低。
  以水为话题,石牛有讲不完的故事。该镇石榴村Y字号农家乐,三面环山,前面临水,山水交相辉映,游客荡舟水面,或喝茶、或聊天,不时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声,远离城市的喧嚣,寻觅难得的静谧,心情十分惬意。Y字号农家乐老板介绍说,虽然距离县城较远,但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是垂钓、划船、赏景、拍照的理想之地,一遇上节假日,游客爆满,无一虚席,常常超过接待能力。
  兴修水利工程一举多得,不仅可以发展农、林、养殖等产业,还可以依托水利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业。金凤凰度假村、石榴Y字号农家乐推出棋牌、茶艺、垂钓、游泳、水上游等娱乐项目,把水利资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成为梓潼县依托良好的水利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
  建好水利更管好水利,建管并重,让村民共享水利建设的成果
  近日,梓潼县水务部门在石牛镇板桥村投资338.6万元实施的小水利项目全部竣工,这些水利工程建成后,将为板桥村新增灌溉面积350亩、新增供水能力53000立方米、新增节水能力28700立方米,标志着板桥村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昔日十年九旱的旱山村终于走出了发展瓶颈,村民们欢喜之余又流露出焦虑心情,欢喜的是板桥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得到翻天覆地的改善,发展有底气,焦虑的是怎样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来之不易的惠民工程,让它更好地为村民致富发挥作用。
  为此,梓潼县坚持建管并重,专门针对小水利工程的管护出台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理指导意见》,下放管理权限,实行村民自治,明确村民委员会或用水户协会为小水利工程管护主体,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采取出让塘堰经营权、蓄水池承包到户,U型渠分段包干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每一处水利设施设备落实管护责任到人头,让村民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共担水利工程维护义务,增强村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保护意识,才能有效杜绝重建不重管的现象发生。
  板桥村的所有塘堰经过类似于工程招投标程序,把塘堰、塘坝的管理维护责任打捆招标,均已名花有主。4月5日,记者在板桥村王家大堰看到,承包业主宋永正在将刚买的数千条活蹦乱跳的小鲢鱼放入池塘里,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他说,花五百元承包池塘值,只是多了一份管护责任,但管好塘堰设施对人对己都是一件好事,下一步还将在塘堰里种植莲藕,在旁边建一个农家乐,提供休闲、娱乐、垂钓等服务,把“塘堰经济”发展成产业,延长经济链条。
  为用好水利资源,让村民共享水利建设成果,减少因水资源分配不公带来的矛盾,梓潼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的主体作用,对水利工程和灌溉区域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先充值后用水,做到“一把锄头”放水,对乱挖、乱放、破坏正常用水秩序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拖欠和拒缴水费的用水户,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协会章程,采取限制供水直至停止供水等措施,维护用水的公平正义。
  梓潼县水务部门负责人说,用水户协会由用水户代表组成,既是受益者,又是管理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可有效地克服水资源浪费情况,从而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做到需求量、用水量和水费三者相匹配,自从成立用水户协会以后,用水量比以前减少三分之一,每亩土地的水费减少近10元。
  该县正掀起一轮又一轮兴水治水热潮,武引二期工程已全面开工,各地小水利建设如火如荼,一个大、中、小、微相结合的水利网络正逐步形成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