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吴道俊为组长的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下设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由农委主任张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农委党委书记孟凡建同志任常务副主任,主管新型农民培训的具体工作。为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支持,县农委抽调3位同志专职办公,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有力推进,县培训领导小组制定了县有关部门联席工作制度,由县分管领导组织每季度召开一次县有关部门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做到组织保障有力、工作机制畅通、人员经费到位,有力的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培训网络,完善工作机制。按照县新型农民培训领导小组的要求,该县建立了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培训网络,县级着力抓好县农广校、农机校、农村能源办公室、县经管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畜牧中心、渔政站等重点培训基地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建立培训制度、选定培训教材,乡镇对照县培训主体成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将村级农民技术员纳入培训体系之中,按照“县培训到乡、乡培训村、村培训(示范)到户”的总要求,形成三级网络,保障了培训效果。
三、创新培训形式,突出培训效果。
(一) 形式多样办培训。 针对农民培训普遍存在内容单调,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等难题,该县坚持在工种课程、培训模式、教学管理、就业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 一是成立了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成员有安农大、安徽科技学院、新马桥干校、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及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40人。二是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田间培训与课堂培训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相结合,培训时间与农忙闲时相结合,突出培训实效,促进农民实用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同步提升。
(二)围绕主导产业办培训。
1、为积极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该县专门开设小麦高产技术培训班,组织高产攻关示范区的农业技干、农民技术员、种植大户参加培训,邀请安农大专家专题讲座,推动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开展,今年示范区小麦平均单产创历史新高,达620公斤每亩。
2、为进一步提升该县养殖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养殖重点乡镇仲兴乡、连城镇开设规模化养鸡、养猪培训班,组织畜牧技干、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参加,解决养殖、防疫等关键技术难题,促进该县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大户和小区的数量进一步增加,全县养殖大户298户、规模化养殖小区58个,提高了科技养殖水平、拓宽了农民致富之路。
3、为实施“菜篮子工程”,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开设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以“玉鹏蔬菜合作社”为依托,组织社员参加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增强龙头合作社影响力、扩大合作组织规模,“玉鹏蔬菜合作社”社员达到405人,今年生产和销售蔬菜8100吨,社员人均增收3456元,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三)围绕实际需要设课程。
1、设置创业课程,促进农民创业。针对今年该县打工返乡、毕业回乡大学生和退伍军人较多,创业意愿强烈,但又缺乏创业经验和实用技术的青年,专门联系劳动人事部门和县创业园区,开设创业理念、创业选项、创业计划、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同时配合县创业园区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引导、扶持青年俊才创业致富,在帮助扶持下涌现一批创业典型,该县任桥镇打工返乡青年黄清峰,通过培训办起了黄粉虫养殖合作社,社员32名,年产黄粉虫200多吨,该县濠城镇返乡青年田华建,经过创业培训办起了汽车修配厂,生意红红火火,同时还吸纳当地15名农民工就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2、设置农机安全课程,促进作业安全。为提高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就该县农业大型机械不断增加,农机安全作业要求迫在眉睫,对此该县专门开设农机作业班,设置大型农机安全作业课程,培训大型农机手158人,经培训后的大型农机手无一例安全事故,保证农机安全作业。
3、设置现代农业课程、助推现代农业发展。针对该县种植业农业技干知识老化,现代农业知识不足的现象,为配合该县现代农业建设,今年该县专门开设现代农业课程,专题讲解各类作物高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组织学员到山东、河南等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大幅提升农业技干现代农业的知识水平,牢固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理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