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李彦,曾是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的一名电影放映员,后因电影市场不景气,下岗回家经营小吃铺。 2000年,宿州启动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李彦决定了却心愿,加入这支队伍,走村串乡放电影。 10年来,夫妻俩足迹遍布宿州各县区的103个乡镇和12个街道办事处。李彦告诉记者,当初下乡放映用板车拉设备,条件简陋,现在国家新实施的公益放映政策,每放映一场补贴100元,让大家的工作条件越来越好了,板车早已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大面包车。
正说着,放映车进了村,几个孩子追着车子跑起来。夫妻二人下车搭好金属支架,拉起了白色银幕,娴熟地操作数字放映机,清晰的图像出现在银幕上。虽然皖北的傍晚凉风习习,但不一会儿,大银幕前就挤满了乡亲们。电影《建国大业》开演了,大伙儿屏气凝神,看得那叫一个认真。 “过去农村电影银幕小,画面不清,看电影不如在家看电视。自从有了数字电影技术,视听效果好了,来村头看电影是一种享受。 ”村民王齐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