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王荣华和几名同伴儿一起从石林峡、湖洞水赏雪归来,走进民俗院,贴饼子、大炖菜等已经放进了大柴锅,院主人魏柏春正忙里偷闲地拿了一本《红楼梦》,靠在厨房门口读着。“您也爱看《红楼梦》?最喜欢哪段?”饭菜还没熟,王荣华索性与同伴儿一起,和魏柏春聊起了《红楼梦》。从原著一直侃到电视剧,直到饭菜熟了,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坐上饭桌。
隔壁院里,热炕头上,村民符祥晏与妻子张凤荣一人拿了一本书,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你看看,这篇文章写得多好呀,说的都是咋样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咱可得好好学学!”“这本《林果管理技术》也不错,明年,咱也试试书上的法子。”他家接待的游客前天刚走,夫妻俩趁着空闲,一头扎进家中的小书苑。
记者注意到,每个民俗院内都专门辟出一间房,里面的书架上,码放着上百本图书。随便抽出几本,书里或是夹着书签,或是折着页角,还有的书上用笔划上了标记。
“书是我们这儿今年最火的年货。”雕窝村党支部书记符仲刚告诉记者,近年来,雕窝村民俗旅游产业搞得红红火火,村民手头宽裕了,生活状况越来越好,阅读的需要也逐渐多起来。应村民的要求,平谷区图书馆为雕窝村55户村民每家配备一组书柜和200册图书,图书内容涵盖农村生产生活常识、历史文化典籍等各个方面。而且,每家的书都不重样,村民看完了自家的书,还可以到别家去借阅,“不光村民喜欢,游客也挺喜欢这些书,还喜欢和村民一起聊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