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陈自军、曹文乾)近日,笔者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柏家坪村看到,这里的老百姓改变了过去“山上人吃山下水”的现状,村民们都用上了自来水。
柏家坪村位于龙泉镇最北端,是个“一脚踏三县”的偏远边界村,最高海拔1000多米,被称为龙泉镇的“屋脊”。这里山大人稀,溪涧纵横,水资源丰富。由于自然的原因,长期以来山上人种地“望天收”,吃水靠天下雨,村民们肩挑背驮,费力又费工,十分不便。为了彻底解决村民饮水问题,村“两委班子”在龙泉水利管理站的指导下,深入实地勘察,本村“沐珠峡”选定了拦水筑坝,去年8月,一座300立方米的蓄水沉淀池,解决了300户806人的生活用水。
龙泉镇投资300万元,兴建了法官泉至龙泉的万米地下管道输水工程,解决了龙泉集镇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2012年3月,投资6500万元,由稻花香集团承建的龙泉镇重大惠民工程宜昌市龙泉自来水厂开工建设。
该水厂位于龙泉镇法官泉村,项目分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配水工程三部分。该项目由湖北稻花香集团垫资并承建,铺设主管网10公里,日供水达5万吨,供水范围包括龙泉集镇、土门集镇、宜昌夷陵区生物产业园等地。确保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企业正常生产的作用,全面解决龙泉镇用水紧张局面,更好地服务于龙泉镇经济社会发展。
2012年7月,龙泉镇会同上级水利、地质等部门,进行了水厂选址、水质化验、水质培育改良、科学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再次投入898万元,进行榨坊河饮水工程开工建设。榨坊河饮水工程,将供给雷家畈、法官泉等7个村村民的安全饮水和生活用水,3800多户12780人的饮水难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龙泉镇一直把解决农民饮水难和吃好水,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常抓不懈。该镇采取农村定区域供水,集镇集中供水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在更高的标准上做好区域供水工作、彻底解决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
龙泉镇先后投资近3000万元,在山区修建天河水窖500多口,建起了龙泉、土门自来水厂以及柏家坪龙潭沟、母猪峡拦水坝(集中供水点),榨坊河水厂的修建,标志着龙泉镇90%以上人口能够吃上方便卫生的自来水。近年来,龙泉镇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资金,大力兴办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通联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水利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