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东副市长与卫生局、中国人寿郑州分公司有关领导深入乡村搞调研

刘东认真询问老人身体情况
中新河南网郑州9月5日电(吕文岩)为了解农村居民对大病医疗保险的反响情况,9月4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与该市卫生局、中国人寿郑州分公司的有关领导,深入农村居民家中进行深入走访活动,并把部分首批获得大病补助款送到村民家中。
据了解,郑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启于2003年,且连续9年被该市政府列为民办“十大实事”。2006年,该市新农合实现全覆盖,2010年全面推行门诊统筹,2011年实现全省跨区域及时结报。自2011年9月,中国人寿郑州分公司开始承保郑州市的新农合经办业务,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成功创造出“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部门监督、托管服务”的“郑州新农合经办管理模式”,得到国务院、卫生部、保监会等国家领导和有关部委领导的高度关注。
新农合的开办基本解决了该市农村居民的就医负担过重问题。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切实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有效缓解农村居民“看病贵”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今年4月1日,郑州市人民政府按照省政府要求,正式启动郑州市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开展工作。由郑州市卫生局作为投保人,统一为该市430万参合农民办理大病医疗保险。该项目规定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单次或者多次累计发生的合规费用,经新农合补偿后,个人支付金额达到2万元以上的部分可再次得到中国人寿提供的50%大病保险补偿,补偿封顶线为20万元,参合农民患重大疾病最高可报35万元。该市推行的农村居民大病保险所需的保险费用为每人15元,由市、县(市、区)财政和新农合基金承担,参合农民个人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作为中央直管企业的中国人寿郑州分公司被定为郑州市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承保单位。基于今年4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尚未开通大病保险直报系统,造成部分农村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未能及时处理。针对此情况,该市政府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要求,积极组织和动员有关部门,对享有大病医疗保险补偿的农村居民实施上门送款服务措施。
该市新郑具山森林公园管委会柿树行一组村民74岁老人赵留栓先生,在家收到刘东副市长送来的6.09万元的大病保险补偿金时,深有感触地这样说:“原来我们农村人是有病看不起,后来虽然有了新农合补助医疗保险,但补助幅度太小,还是有了大病在家靠,大额医疗费支不起,现在开展了大病医疗保险,我们有了大病也不怕了,党和政府为俺农民想的真周到,大病医疗保险就是好!”
在该市梨河镇双楼村二组村民赵沛林家中,副市长刘东向赵沛林老人解释说:因为设备系统更新问题,造成了部分大病医疗补助款没能及时补助到位,以后就可在医院随即结算了。老人听后十分高兴地说:“多亏党的惠民政策好,要不然我的病也不知发展到了啥程度呢,五万多元钱在俺家可不是小数目啊!”
通过走访和送款***举措,密切了广大干群关系,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提高了农民群众的保险意识,树立了党与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良好“公仆”形象。 (傅飞舟 王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