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东风 河北唐县农业增产增收上 返回首页

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东风 河北唐县农业增产增收上

时间:2012-06-04 10:15来源: 作者:收藏

    唐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力地调动了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农技推广与服务功能。目前已建立了以区域站为中心,以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为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在工作中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岗位责任制、竞争上岗、人员动态管理、绩效考评等制度,形成了管理制度健全,职责任务明确,绩效考评公正,活力效能提升的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实现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逐步实现从约束人向以人为本转变。机制灵活了,运转协调了,服务效率也提高了。农技人员常年忙碌在生产第一线,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手把手、面对面,零距离服务,及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大力开展增产、增收,使我县农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根据唐县农业的特点,确定主导产业有食用菌、小麦、玉米、蔬菜四大产业。食用菌主推品种有平菇、杏鲍菇、金针菇。小麦主推品种有“石新828”、 石新733”。玉米主推品种有“郑单958”、“浚单20”。蔬菜主推品种有西红柿、黄瓜、芹菜。科技示范户在四大产业中,真正起到了示范作用,增产显著。  

    全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3万亩,选优质高产”石新828、石新733”,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耕、机播、机收,统一病虫草综合防治。通过测产:科技示范户小麦平均亩产468公斤,辐射户平均亩产452公斤,普通户平均亩产437公斤。科技示范户比辐射户平均亩增产16公斤,增幅3.5%,示范户比普通户平均亩增产31公斤,增幅7.1%。在玉米产业中,通过推广“一增四改”和适时晚收技术,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据测产:科技示范户玉米平均亩产647 公斤,辐射户平均亩产630公斤,普通户平均亩产 606 公斤。科技示范户比辐射户平均亩增产17公斤,增幅 2.7 %,示范户比普通户平均亩增产 41公斤,增幅 6.7 %。  

    示范基地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恒发食用菌基地,在基地负责人姚振庄带领和县农技人员的配合下,成功探索出“振庄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即秋、冬、春季栽培黑平菇或白平菇,夏季栽培白背毛木耳;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利用平菇栽培废菌康进行鸡腿菇栽培,搭配白平菇、猴头、白背毛木耳进行周年栽培;杏鲍菇周年栽培共三个模式。效益高了,名气大了,慕名到基地参观的人员多了,辐射带动周边5千多农户种植食用菌,每年接待来自省内外参观者达七、八百多人次。  

    在示范县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在新兴产业培植上、在农产品营销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显著。一是各种实用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指导员通过网络、书籍、市场、各地生产经验、行政手段了解掌握的实用品种、技术等信息。二是高效产业培植上功不可没。在高效产业的培育上,首先都是以示范户为突破口,逐年扩大面积。三是以示范户为主,形成一批种植大户,经营能手。  

    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科学种养氛围,从多个层次开展培训,确保各项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到田。一是通过县电视台农民之窗栏目,专题报道,让农民利用闲散时间了解种养技术。二是开展各层次的技术培训,发放高产栽培技术手册12000册,配方施肥10000册,光盘300余盘。三是通过召开现场会、赶科技大集等形式发放技术明白纸130000余份,让多项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四是组织有关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民到示范基地和样板田进行现场观摩,相互传授经验和技术。通过开展观摩交流活动,充分发挥示范片辐射带动作用。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