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以来,湖北省南漳县多灾并发,先是6月上中旬全县大范围的严重干旱,随后6月下旬、7月上旬遭遇旱涝急转,尤其是 8月4日至8月5日,全县普降大到暴雨,引发长坪、李庙等十个镇(区)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致使群众住房倒塌,基础设施毁坏,水稻、玉米、蔬菜、烟叶等农作物被冲、被淹,受灾面积达到89903.5亩,水毁面积11248亩,绝收面积11781亩。
面对重大灾情,南漳县农业局局长尤明军同志危难之处显身手,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对党的铁血忠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身先士卒,率领系统所有农技人员,尽职履责,为全县抗灾救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作为职能部门,他第一时间组织专家提出了农业抗灾救灾的具体措施。
救灾刻不容缓!灾害发生后,尤明军同志火速召集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土肥站、局种植业科等农业技术专家,商讨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措施,连夜编写了《农业灾害自救技术指导手册》,内容包括《水稻灾后管理技术》、《玉米灾后管理技术》、《烟叶成熟采收期涝灾紧急处理技术措施》、《防治水稻高温热害技术意见》、《水稻穗颈瘟防控技术意见》、《露地蔬菜灾后管理技术》、《高山番茄病害防治技术要点》、《水毁玉米改种大白菜技术要点》、《水毁玉米改种大萝卜技术要点》等。印制1.5万册,于8月7日发放到省、市驻南漳的镇、村工作组、各镇(区)抗灾救灾指挥部,广大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受灾农民手中,将关键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科学抗灾。
二、作为农业局局长,他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农技人员奔赴抗灾救灾的第一线。
灾情就是命令!他作为农业局的“班长”,于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8月6日)召开班子会议,成立4个抗灾救灾技术指导专班,网络县直及镇(区)所有农技人员,针对不同受灾类型,围绕“抢、疏、扶、追、防、补”六个字,开展生产自救。“抢”即抢收,对倒伏的玉米已到蜡熟期的及时收获,进行脱晒或嫩储;“疏”即对田间积水的田块,及时疏通“四沟”;“扶”即对倒伏的玉米、水稻、烟叶等,及时扶正,清洗受淹作物叶片上泥浆,雍根培土;“追”即对受灾的玉米、烟叶、蔬菜等作物,迅速追施复合肥、尿素等,促进作物恢复正常生长发育;“防”即对水稻 “三虫三病”及时开展药剂防治;“补”即对绝收田块和受灾较重的旱地,抢时间、抢季节,快速改种马铃薯、蔬菜(白菜、萝卜)、红薯等作物。截止目前,全县已抢收0.32万亩,疏通四沟13.2万亩,扶苗洗苗9.9万亩,追施肥料15.7万亩,防治病虫18万亩,改种0.24万亩,为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确保灾后全年农业增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第一时间组织灾民开展农业生产自救。
他始终牢记自己即是一名领导,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为有效指导抗灾救灾,他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一直战斗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有时在灾区的田间地头,有时在上级业务部门汇报,有时在办公室研究抗灾措施……。
8月6日至今,先后6次深入到长坪镇龙凤河、白浴河、骡马河两岸的赵岭、龙凤、龙沟、东园、孔家畈、黄潭以及李庙的鱼泉河、栎桦寨、南沟、沙坪等地,指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灾情发生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向省农业厅、市农委报告,受到了省、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省农业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丁炳辉带领省农业抗灾指导组来了,市农工委委员、农场办主任蒋朝辉带领市植保站、土肥站专家来了。13-14日,他亲赴省农业厅,专题汇报南漳灾后补种、套种马铃薯和白菜、萝卜等抗灾自救措施,争取到了省、市农业部门对南漳抗灾资金、物资的大力支持。
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灾民损失,他积极协调中保财险南漳支公司,对受灾农作物面积实地勘察,核灾定损,及时理赔,目前第一批资金8.205万元已于8月10日划转到长坪财经所账户,正在兑付给受灾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