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是一个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执法机构。自2001年初正式组建以来,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为全县农业的发展保好驾、护好航,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农业执法先进单位”,“全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加强自身建设,打造一流队伍。为了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责,建立一支政治上强、作风上实、业务上精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该大队组建以来,从规范内部管理入手,一是建立健全了农业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农业执法行为规范、工作制度、学习制度、文书管理、冤错案责任追究等10项制度,并将各项制度和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办事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使执法人员行为有规范、办事有规章。二是抓好执法人员素质的提高,该大队除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外,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每周星期一上午集中组织学习,平时坚持自学,既学好政治理论,又学好专业知识,每个执法人员每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年摘录1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每次学习重点解决1-2个带普遍性的思想问题,达到常学常新。三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开展向英模人物学习,引导大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过好人情关、金钱关,该大队组建以来,办理案件900余起,没有出现一例行政复议和诉讼,在群众中树立了农业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二、恪守工作职责,争创一流业绩。该大队组建以来,全体执法人员不辱使命,忠于职守,工作成效好、亮点多。
(一)普法宣传,形式多样。该大队始终坚持把宣传普及农业法律法规作为工作的主线,在形式上,一是充分利用宣传栏、墙报、标语、广播、电视宣传农业法律法规;二是利用法制宣传日及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周年纪念日组织执法人员在城乡广泛义务开展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和咨询;三是协助相关部门及联系其他执法单位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四是组织全县农资生产经营人员进行农业法律法规培训;五是对查处的涉农重点案件制作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进行报道。据统计,近两年来,该大队共刊出墙报28期,开展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50余次,出动宣传车280辆次,印发普法宣传资料4.8万份,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12幅,举办农业法律法规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640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在全县上下营造出学法、用法、守法、依法办事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法制建设。
(二)加强监管,依法护农。为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业的健康发展,该大队在执法过程中,一是强化了各种涉农证照审查和监管工作,严把市场入口关,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程序,近年来共办理各种涉农证照128份,取缔无证或不合格经营户28户,同时,推行农资建档管理,抓好经营诚信建设,对全县农资生产经营户生产经营的农资类型、品种进行登记造册,对准入农资先进行严格审查,并引导农资经营单位建立经销台帐,进行可追朔管理,对失信或有不良记录的经营户加以重点监管,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二是把好市场监督关。为使农民买到安全放心的农资产品,一方面,根据上级部署,加大了对农资市场的专项整治。近两年来,共检查农资市场260多个次,抽查检测农资产品326个,其中农药86个,兽药84个,肥料42个,饲料92个,种子22个,对标识不规范、质量不达标的农资产品责令经营户停止销售。另一方面,结合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运用图片、文字等形式向农民介绍农资识假辨假知识,同时制作打假维权、护农便民联系卡发送到农户,农民在购买农资时,只要发现假劣农资,一经举报,及时查处。三是加大了农业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通过采取重点检查与一般巡查相结合,群众举报与市场抽检相结合等办法,对发现的违法案例,一方面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制裁,对性质严重、危害较大,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无法处理的案件及时移交上级业务部门或司法机关处理。另一方面,对违法人员进行思想教育,组织举办农业法规学习班,使他们增强法制观念,成为守法公民。据统计,该大队组建以来,共接到群众举报380多起,立案查办案件990余起,涉案金额1900余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8300余万元,通过疏堵结合,打防并举,有效地维护了我县农业生产的正常秩序。
三、不畏艰难险重,锤炼一流作风。该大队全体队员坚持以执法为已任,视案情为命令,炼就了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做到哪里有案源,就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去年腊月的一天深夜,天空正下着毛毛细雨,副大队长尹美根同志在熟睡中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被惊醒,凭着职业的敏感,他立即接通对方的电话,得知有一艘电捕鱼船在赣江永昌河段非法从事电捕鱼活动。闻讯后,他顾不上带上雨具,连忙通知所有执法人员集中赶到案发地点,租借一条渔民船只,黑灯瞎火追踪10余里,终于将违法当事人现场抓获,并在案发后按有关规定和程序对其进行了处罚。通过惩处一人,震摄一片,使赣江河道渔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有效保护了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