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四川省资中县:真抓实干,勤苦为民 返回首页

四川省资中县:真抓实干,勤苦为民

时间:2012-11-09 10:21来源: 作者:收藏

    在东双公路沿线红牌村路段,是县级环境优美村——红牌村的柠檬村种植基地,公路两旁是成片的柠檬地,在这里可以经常看到一个身影,他是柠檬的“好朋友”,也是红牌村村民的知心人,他不是别人,正是骝马镇红牌村的村主任、科技示范户孙先章。  

    孙先章,男,45岁,中专学历,中国共产党员,从事农村政务工作已有10余年,脚踏实地,勤苦执着,“不把自己当回事”,一心只为群众排忧解难,从不抱怨。  

    抓“一村一品”,种植柠檬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一代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外出务工,像孙先章这样忠爱土地,喜欢农业的显得难能可贵。他曾说过:“……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候,都要热爱这片土地,没有土地哪来粮食……”。他是打心眼里热爱土地,不是大话、虚话,是农村干部的真心话。  

    2001年骝马镇的柠檬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植面积约4000亩,其中红牌村种植柠檬约720亩。村上要成片种植柠檬,当然是件喜事,孙先章心里就有点犯愁了,对怎么样科学种植柠檬,他是一头雾水。在种植前,花了不少时间学习相关栽培知识,积极参加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的柠檬种植培训。具体种植过程中,主动向镇相关负责人请教,咨询相关疑难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并把这些内容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正如他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当今农村在家务农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平均文化水平偏低,学习接受能力有限,有少部分的村民思想还比较守旧,这些因素对发展种植柠檬带来不少困扰,在推广柠檬种植技术方面也增加了不少难度,不仅考验耐心也考验毅力。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年的学习研究,不仅在种植方面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还经常到村民的田间低头指导,手把手教。  

    栽种的时候,他帮助村民们选苗,拿着锄头到田边实践演练种植方法,指导村民牵行、定距、打窝、栽植。栽种完后,不定时不定地点,给村民讲解种植后的管理事项,并且经常到田地里,查看柠檬树的生长情况。针对生长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果自己能解决的,及时告知所属村民解决办法,不能解决的,主动联系镇相关负责人请教,可以这么说他真的是柠檬的“好朋友”。  

    着手研究绿色养殖  

    孙先章在抓好全村柠檬种植的同时,自己也栽种了15亩,拿开村主任的头衔,他也就是个普通的农民,也种地也养家禽。他说:“村民们选我当村主任,那是他们对我的信任,我也是这个村的人,很多前辈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要么不做要么就尽自己的努力认真做,脚踏实地,心无愧……”  

    柠檬地里爱长草,就会选择用除草剂,这毕竟是药物,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又能增加收入。孙先章初步做了个小试验,买了300只鸡苗,放养在柠檬地里,如今已陆续变卖,平均每只价值约90元,并且真的可以减少除草剂的使用,甚至可以不用。在家禽养殖方面,他还在探寻更好的管理、防疫方法,提高质量,再将技术推荐给村民,增加村民的收入。  

    抓基础设施建设  

    本村人了解本村的情况,深知村民的疾苦,如何解决好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是他的基本工作。建水利、沼气池、蓄水池、便民路等,只要镇上有指标,孙先章都极力争取。“要致富先修路”,通社路的修建,在他心里是筹划了许久。通过多方努力,群众自愿意集资,已经完成了 7.8公里 的通社水泥路的修建,方便了村民进出,得到群众的好评。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