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公安县杨家沟村的村委委员尤运喜有个外号叫“老牛”。
尤运喜做事认真,靠着一手好农活勤劳养家,加上他为人诚恳和善,谁家有个急事,遇上什么难处,找他帮忙准没跑儿。当地的方言“尤”“牛”不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尤运喜“老牛”这个外号就被大家叫开了。提起这个外号,“老牛”总是一脸憨厚:“说我是牛我不恼,咱农民种地以前就是靠牛。虽说现在用农机省功夫多了,但牛在咱心里还是宝贝,吉祥着呢!”
当上村里的气象信息员,“老牛”更忙了。每天一收到气象短信,他就在村里跑开了,到广播室“喊气象”更是风雨无阻。村里几户住得远的听不清喇叭声,他干脆骑上摩托车挨家挨户告知。遇上旱、涝等灾害天气,他更是四处奔忙,努力搜集灾情反馈给县气象局。见他累得直喘,有人说,“老牛”歇歇吧,净做这些不挣钱的吃亏事你图个啥?可“老牛”只是笑呵呵地不言语。
为了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防灾减灾,“老牛”一有空就捧着气象科普书籍和农业技术手册琢磨,遇上当地群众对应对灾害措施有疑问的,他热心解答,不懂的就向县气象局的专家请教。为了更好地接收气象服务信息,他主动和县气象局联系,把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装在了自家楼顶。时间一长,“老牛”懂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越来越多,他家也被乡亲们称为“气象台”,他成了气象专家,乡亲们种地也有了贴心人,雨来疏沟、旱前蓄水、补肥保苗、盖膜施药这些工作经他提点组织,全村的防灾减灾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去年四月下旬到五月初,公安县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降雨量又偏少,农田出现大面积干旱,这可急坏了“老牛”。他一方面及时向县气象局咨询天气情况和防灾减灾措施,转告乡亲们;另一方面通过从外河返水、增挖沟渠、打井抽地下水等方式积极组织群众引水抗旱。在他的带领下,杨家沟村无一户秧没插,苗没栽,旱灾损失降低到了最低。
功夫不负有心人,“老牛”利用气象信息防灾减灾的水平越来越高,他的名头也越来越响,甚至邻村的乡亲也慕名而来向他请教。
因为“老牛”咨询电话打得勤,县气象局想着每月给他补贴电话费减轻负担,却被他拒绝了。楼上装的电子显示屏一直用自家的电供着,他也从来不向村里要补偿。他说:“我是村委委员,现在又当了气象信息员,为乡亲们做点事是应该的,哪能伸手要钱。” 如今在“老牛”的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也开始学习气象知识、宣传气象信息,“老牛”这个气象专家收起了徒弟。尤运喜说,他愿意永远做乡亲们的“老牛”,更希望后生们能把气象信息员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