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鹤峰县燕子乡溪坪村三组的村民。我现在的新生活,都是在政策的鼓励下“创”出来的。
前几年,为了能发家致富,经过不断摸索,我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近年来,我成立起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父老乡亲一起养猪赚钱。
2009年,我们县组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这对我是个极大的鼓励。
于是我马上行动起来,四处考察,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我详细了解创业信息后,动员亲友入股、争取贷款支持等,共筹集80多万元,成立了鹤峰县民发生猪饲养专业合作社。
随着全县推行零排放发酵床养猪模式后,我积极向县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我了解到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套既能为农民增收、又能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的生态百户千头养殖新模式。在县畜牧局专业技术人员的详细指导下,现在我的合作社养殖模式完全实现“零排放”。在资金方面,政府给予创业贷款,并对建栏圈给予奖励。仔猪喂养4个月就可出栏,如果市场行情好,每头猪的纯利润可达到几百元。投资头一年,我饲养了100多头猪,净赚5万多元。
2011年,尝到甜头的我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又投资新建占地25亩、猪舍30多间的养殖场。
以前我养殖的仔猪都是从外地引进来,成本较高。2012年,在县畜牧局引导下,开始自繁自养,从而来降低投资风险。于是,我又投资20多万元引进种猪50余头,现已产猪仔50余头。
目前,我已拥有固定资产150多万元,年收入达20多万元,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仔猪1500多头,育肥猪1000多头,种猪200余头,建成燕子乡规模最大的仔猪繁育和生猪肥育基地。
这几年,我扶持和帮助了1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并带动5个村发展成为养猪专业村,成了大家公认的致富能手。我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对入社的养殖户统一提供仔猪,统一供饲料和药物,统一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外销,以增强养猪户抵御风险的能力。
在我的带动下,我们村已建成“零排放”养殖栏圈80多个,初步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生猪养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