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狠抓产业开发、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助推保靖农技推广入佳境。
一是狠抓农业技术推广。五年来,深入开展“千万”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在全县水稻主产区阳朝乡、涂乍乡、毛沟、复兴、水田河镇、水银乡、迁陵镇、普戎镇9个乡镇创建3个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其中在阳朝乡溪洲村—石家村—团结村—甫吉村实施2个千亩核心片,在普戎镇亨章村实施1个千亩核心示范片。已落实了示范经费、创建经费5万元,成立了高产创建技术专家小组,为示范区农户免费发放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主的良种共计1500公斤,落实测土配方专用肥50吨。在全县推广Q优6号、科优21、Y两优1号、两优培九、扬两优6号等超级稻3.2万亩,同时在阳朝乡溪州村创办2个新品种集中展示区,展示水稻新品种15个,玉米新品种展示17个。
2、认真做好各项试验示范。开展蔬菜大棚高产、柑橘精品园示范、超超级稻高产栽培、玉米新组合展示示范、新农药推广、黄金茶标准化生产示范、保靖黄金茶制作工艺技术研究、专业化防治示范等61个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示范推广面积达8238.2亩次。
二是狠抓产业开发,促进了农民增收。
1、是柑桔产业得到巩固。加大了对柑橘产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推广,通过专家培训农业技术员、农业技术员培训产业大户、产业大户指导桔农的培训模式,确保柑橘培管到位,年组织培训4期次,培训农民7400人次,带动全县14.7万亩受益果园的培管。通过办点示范推广间伐、露骨更新、回缩修剪、三疏一改等技术,在复兴镇和平村创建百亩柑桔低改示范园,在清水乡门前村创建百亩柑桔品改示范园,带动全县完成柑桔低改3.01万亩,品改1.27万亩。大力推广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组建7支专业化防治队伍,以清水坪、比耳为核心,推广专业化防治技术示范0.43万亩,带动全县柑桔病虫害专业化防治3.3万亩;以比耳、清水坪、复兴、迁陵、毛沟为核心推广大实蝇果瑞特防控0.32万亩、敌百虫防控0.5万亩,带动全县大实蝇防控面积3.5万亩。
2、是保靖黄金茶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几年来,新扩基地9686.376亩,保靖黄金茶基地面积达2.69万亩。已全面落实2013年度0.91万亩,新扩基地建设到乡到村计划,落实育苗面积500亩。进一步加强了县所科研合作, 3月12日县人民政府与省茶科所签署了《2010—2020年县所研发保靖黄金茶协议》,全面开展种苗工程、人才工程、营销工程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化运作,县茶叶办、省茶研所、省湘丰集团签署了《三方协议》,县茶叶办入股湖南省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从而通过增加注册资本,达到提高开拓发展能力、做强做实企业、做强做大产业。2011年4月8日,在长沙成功举办了“2011年中华茶祖节保靖黄金茶品鉴.拍卖会”活动。
3、是烟叶产业得到稳固发展。在水银乡、阳朝乡、水田河镇等10个乡镇发展烟叶2万亩,年产量5.2万担。
三是扎实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2011年 3月25日 全州农技推广工作会议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和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服务机构改革工作,紧密结合实际,精心制定方案,积极稳步实施,各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提升了服务能力,促进了农业健康发展。县委政府已出台改革实施方案,保办发[2011]65号《保靖县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围绕服务“三农”这一核心职能,进行撤并和整合重新组建为“三农”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明确设置农技推广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站牌子),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动物防疫等服务职能。11月省、州督查检查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2次常委会议讨论乡镇农技站管理体制和“三定”相关事宜。以求进一步完善改革的相关内容,达到省州的要求。目前,全县核定乡镇农技员编制84名、按这次改革部署,现有人员一律设置岗位,31人超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全县所有乡镇农技人员、动物防疫人员、农机服务人员的工资和办公经费、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津补贴等全部纳入了县财政预算,由县财政按统一标准及时发放,其中津补贴每人每年13500元、办公经费每人每年3000元。同时,给村级动物防疫员每人每年解决1200元的劳务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广大乡镇村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保靖县农技推广步入佳境,为“三农”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