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裕民县新地乡党委将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与创建“六好”领导班子结合起来,以开展“加强基层党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乡村”活动为载体,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探索推行“六访六问六落实”服务工作法,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质量,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新途径,着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新形象。
一、访村两委班子、老党员代表,问发展良策、落实发展思路。开展“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三问”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包村入户”下基层大宣传、大走访制度,深入基层群众、农家小院、田间地头,通过召开座谈会、庭院会、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实地查看等方式,听取村两委班子、老党员代表经济发展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建言献策,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共谋全乡经济发展思路。截止目前,全乡11名科级干部、85名机关干部共走访基层群众0.3万人次、老党员38人次,征求到有关村(队)经济发展、社会维稳、民情风俗、民主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52条。经归纳整理,经党委会议研究,对特色种养殖合作社、农转牧、特色旅游等好的8条意见建议给予采纳,并作为2013年全乡重点发展思路,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访创业能手、致富大户,问致富经验,落实发展技能。围绕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入养殖、种植大户、创业能手,有针对性地向养殖合作社、农业产业带头人、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访问致富经验,学习好的做法。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让土专家指导学,让技术员带着学,让群众相互学,激发群众的致富热情,调动群众走“一业为主、多业发展”致富道路的热情。通过电教远程教育、聘请专业教师授课等形式,截止目前,共举办职业厨艺技能培训班13期,种养殖技能培训班25期,惠民政策、法律法规培训班13期,进一步增强了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三、访上访户、隔阂户,问问题原由、落实群众诉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信访接待制度”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相关制度,做到有访必接、接访必办,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针对矛盾突出,上访次数较多的上访户,重点走访,了解矛盾形成的根源,弄清上访的事由,依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思想工作,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截止目前,共调解土地纠纷1起,邻里纠纷13起,婆媳纠纷3起,处理来信来访10件,营造了风清气正和谐发展环境。
四、访困难户、问衣食冷暖,落实为民服务宗旨。
倾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察看他们的居住环境,让他们吃饱穿暖,解决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他们办实事。截至目前,为特困户发放扶贫煤58吨、捐款2万元,捐物300件,使广大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五、访服务对象、管理对象,问期望需求,落实效能考核责任制。
乡直各服务窗口结合效能考核和的服务对象,走访办事群众,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设立意见簿、意见箱等多种形式,询问服务的环境、服务的态度、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对询问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通过制件宣传栏、设立党员示范岗、公开承诺栏等措施、严格落实“三牌”(胸牌、桌派、门牌)制度,杜绝“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发生,提高为民服务的质量。乡党委设立便民服务大厅,推出一站式服务,简化办事程序,使前来办事的群众都能在一站式为民服务大厅,找到相应的部门和负责人办理业务,方便群众办事。新地乡多措并举的服务模式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人人想发展、人人谋发展的良好格局。
六、访外出务工人员,问就业现状,落实就业政策。
一是乡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服务专栏,并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外出务工人员的创业就业咨询、网上答复和及时发布创业就业有关信息,对外公布咨询电话和查询网址,认真受理外出务工人员咨询,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对接服务;二是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询问外出务工人员,征求他们对家乡建设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在外务工就业的基本情况,向他们宣传外出务工权益保障相关政策法规,提高他们依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切实抓好鼓励和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门槛;四是认真落实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解决资金困难;五是认真落实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