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易县农民工于盈申15年来无偿献血88次,共计33400毫升,相当于***体内血量的8倍,足迹遍及北京、上海、拉萨等9省12市,被誉为“最美农民工”。6月14日,在第九个世界献血日来临之际,“献血哥”于盈申应北京红十字会的邀请,专程到北京义务宣传无偿献血。
于盈申今年42岁,是土生土长的易县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17岁那年,开始外出打工,做过零工、瓦工、水暖工等。1997年5月8日,在北京打工的于盈申从收音机中听到宣传无偿献血,恰好路过街头采血车,就走上前去献了血,这是于盈申平生第一次献血,从此拉开了他连续无偿献血的序幕。
“我比不上科学家、艺术家,但我身体壮,可以献血给社会作贡献。”于盈申说。1999年,于盈申还在中华骨髓库和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登记入档,志愿捐献骨髓干细胞、遗体及眼角膜。
于盈申爱听收音机,经常从收音机中收听献血的宣传,并渐渐“迷”上了献血。十几年来,他用坏了30多台收音机。当从收音机中听到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等国家发生大事情需要大量鲜血的时候,他便以有事为名向工头请假,到街上去献血。
每次献血后,他还会从组织者手中拿回一些宣传品,向工友、同事和村民宣传义务献血的好处。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黄建祥、张影等十几个农民工也加入到了献血的行列。
刚开始,当家人知道于盈申献血的事情后,担心他身体吃不消,纷纷反对。但时间一长,两个上大学的弟弟也跟着加入了献血的队伍。
于盈申原本喜欢喝点酒,每顿可喝半斤以上。但从收音机中听说喝酒后转氨酶高就不能献血的事情后,他就果断地戒了酒。为献出健康血,于盈申还给自己立下“疲劳状态不献血”的规矩。
15年来,于盈申打工走过很多地方,足迹遍及北京、天津、上海、青岛、抚顺、拉萨、杭州、酒泉、石家庄、唐山、沧州和保定等地,只要走到哪里,他就献血到哪里。在此期间,曾有血贩子拦住于盈申,说为他提供卖血通道,高价买他的血,但都被他坚决拒绝。88本献血证成为于盈申善美行天下的最好见证。“只要身体没问题,我就会一直坚持献下去。”于盈申说。
于盈申每年外出打工七八个月,月收入5000余元,但至今未婚。30多岁时,他曾谈过两次恋爱,但女方得知他痴迷献血后与他分了手。这却激起了于盈申的“犟劲”,他由此发誓,找对象不支持他献血,免谈。
据悉,河北易县文明委日前已经授予于盈申“最美易县人”荣誉称号,易县县委、县政府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县人民向于盈申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