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发光:谱写煤矿安全和谐的绚烂篇章 返回首页

发光:谱写煤矿安全和谐的绚烂篇章

时间:2013-10-30 08:43来源: 劳动时报作者:cym收藏
  十来平米的办公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文件资料和工人们的日常运动器械。那张堆满大小文件夹和公司资料的办公桌,见证着一位年近花甲老人的不平凡事迹。
  在这狭小空间里,在这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办公桌上,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铜厂坡煤矿工会主席徐发光用行动和心血创下了他来之后铜厂坡煤矿“0”事故的记录。
  “钱少,我也愿意跟着徐主席干”
  1970年,家境贫寒,迫于生计不得不退学的徐发光在哥哥的介绍下,来到了省煤炭矿井建设大队所属的黔西煤矿火电厂工作。
  6年后,他来到六盘水市原六十四工程处从事矿井工程质量验收工作,1991年,他辗转来到水矿集团那罗寨煤矿工作,踏实肯干的他,学一行精一行,在与煤矿33年的交道中,他从工程质量验收技术工——车间工——跟班队长——安全监察——群监员一路走来,积淀了丰富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2003年,一心想把煤矿安全工作做好的铜厂坡煤矿法人代表费仁禹,久闻徐发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找到时年已50岁的他,请他“出山”主持煤矿安全工作,凭着自己满腔的热情和几十年的煤矿工作经验,他将老伴撇在那罗煤矿后只身一人来到了铜厂坡煤矿,并主动担起了原本一盘散沙的工会工作,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
  但接下来的工作让工人们不得不咂舌。
  05年一年的时间,他制定了矿工会新工人岗前安全生产自保意识培训、职工技能竞赛、班后十分钟碰头会、安全隐患排查、违章举报、每月一课、每周一题、我为安全献一策等制度,首先从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工人黄小昌打趣道:“徐主席是主席兼老师,刚来矿上时大家伙儿都要经过他一个星期严格的培训,考试合格才能下井,我们都怕在他那里卡壳。”
  “工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光靠严格的制度没用。”徐发光为了配合严厉的考试机制和管理制度,他定期进行知识竞赛和技能竞赛,设立奖项和奖品,想方设法用各种方式激励工人们主动学习,增强安全隐患意识。
  在公司食堂旁的墙上,他专门开设墙板报,对井下最易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板书,当工人们围着餐桌吃饭时,他就拿出来讨论,从而加深工人印象。
  公司办公楼墙壁上的人性化标语依然十分醒目。“爸爸,我和妈妈等你安全回家。”、“你的安全就是全家人的幸福。”这样真切动情的标语,感动着每一位工人。
  “每次下井之前,只要一看标语,我就会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工人张某说道。
  在班前会会议室前,他专门开辟了学习园地阅书栏,摆放着重特大事故案例相关书籍,怕工人看不懂,他在买书时专门挑选了易懂的画册式案例,工人只需看插图就明白了。
  制度的实施要靠大众的监督,为此,他根据公司实际,建立了严格的群监组织,他领导的群监组织在六盘水市钟山区是首屈一指的,只要一说铜厂破煤矿的群监安全排查,没有人不啧啧称赞。
  钟山区工会宣传科周定金说:“老徐和我们上级工会组织联系非常紧密,为了给职工争取福利,他多次找到我们解决问题,确实为职工谋了福利,维护了职工的正当利益。”
  翻开徐发光办公室里的各种记录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讲课内容、讲课人、学习情况、隐患内容、整改措施……甚至连工人们提的建议和举报都一一誊写在笔记本上,原件原封不动的夹在笔记本里。
  这近两百个备课本厚的记录是56岁的他戴着老花镜用心和汗水累积起来的铁证,他就这样一步步地把公司的安全生产提升到了“0”这个数字。
  正因为这里安全,外地村民纷纷慕名前来铜厂坡煤矿。
  “在这里钱少我也干,跟着徐主席干我感觉安全。”家住威宁县二瑭镇发山村的黄盘县说道。威宁县二瑭镇煤矿遍布,但是,他们为了安全,宁愿舍近求远从威宁来到这里。和黄盘县一样,2006年,水城县煤矿遍布的木果乡双河村村民几乎全村前来投靠徐发光所在的铜厂坡煤矿。
  但是,严厉的惩罚制度总会得罪一小撮人。
  一次,公司老总的亲戚因为交接记录填写不清楚,按规定要罚款,但是遭到此人拒绝,总不能因为是亲戚就坏了规矩,他顶着压力找到老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老总批评了其亲戚并对其进行处罚。
  “徐主席在工作上就像督促自己的孩子学习一样,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从不马虎,就像父亲一样随时看管着我们。”曾经被他狠狠批过的小黄一脸正经的告诉记者。
  他的努力和付出最终为铜厂坡煤矿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先进煤矿”的荣誉称号。
  做好“当家人”
  家是一个人人都盼、人人都向往的地方,是在外漂泊流浪的人永远的避风港。“工会,是工人的家,工会的工作就是替职工说话、为职工办事。”本着这个原则,徐发光在工作中,时刻心系广大职工。
  煤矿财务科乌卫星兴奋地告诉我们,“徐主席可是个难得的好人,对工作认真负责这是没得说,作为工会主席,他时刻不忘关心职工生活,特别是对女职工,更是无微不至。”
  周围的人接过话茬,“他经常和跟班队长沟通,随时了解职工心理,只要发现职工有情绪波动或者思想不集中的情况,就立刻找职工谈心,帮职工解决燃眉之急。”
  “有一个职工叫张明达,当时在井下工作的时候精力不集中,办事心不在焉,他知道情况后,立刻找张明达谈心,得知张明达的父亲病重,家庭不宽裕时,徐主席二话没说,以工会的名义倡导矿上为他献爱心,最终为张家送去了近3000元的爱心捐助。”
  张明达热泪盈眶地告诉记者,“工会是我们职工的家,徐主席是我们工人的当家人。”在煤矿所到之处,职工们都说:“有困难找工会,准没错。”
  他就像慈爱的母亲般关心和爱护着身边的每一位职工,从心理到生活起居,他都不忘为工人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将公司打理地有条不紊。
  煤矿办公楼周围,以前只有孤零零的几棵树,他来了之后,将周围花坛和平地上种上各种花花草草,比如大理菊、月季、樱花等,营造了家的气氛,拉近了职工与企业间的距离。
  公司以前的小澡堂扩建成了大澡堂,原本不固定的会议场所也变得有了宽敞的会议室,曾经多数站着吃饭的职工们现在人人都能坐着吃饭了,澡堂、会议室、食堂,应有尽有。
  在生活上,哪怕是一块香皂,他都会努力为职工争取,为了丰富工人的业余生活,在他的建议下,公司买回了羽毛球、跳绳、象棋、跳棋、拔河绳等运动器材。
  “老徐有着老黄牛的精神,干活从来不讲多少,有活就干,从不分分内分外。”铜厂坡煤矿工程师吴黔义笑着告诉记者。
  徐发光凡事做到透明,即使是一条毛巾,一个口罩,甚至一个月饼,也详细记录在案,关于奖品领取和月饼发放记录,有一个专门的登记表,上面记录着包括人物、时间、事件、奖励等,一切历历在目。
  “老徐现在是我的左右手,有他协助我工作我轻松了许多,他充分发挥工会群监员的职责,无私奉献,为构建职工和谐和企业和谐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公司法人费仁禹自豪的告诉记者。
  “工会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搭建桥梁,起到的是纽带作用,既然广大职工信任我,把我当作他们的当家人,我就应该为职工维权维利。”徐发光深情的告诉记者。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