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做“实”家底。在动态监管上加力度,对矫正人员逐一排查、逐一登记、逐一谈话。详细了解近年来社区矫正人员人数、生活现状、思想情绪、有无脱管漏管等现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二是做“细”管理。在业务学习上下功夫,依托“法德讲堂”等平台举办法制讲座、学习法律知识读本,切实提高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严格把关,对存在的执法文书、档案不全等瑕疵,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规整、完善。
三是做“优”服务。在职责任务上动心思,对未按期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认真查找,限期报到,防止脱管、漏管。同时,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心理、掌握行踪,保证矫正对象思想稳定,最大限度减少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