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三农新闻 > 典型事例 > 全新村:露天栽培黑木耳 创新铺就致富路 返回首页

全新村:露天栽培黑木耳 创新铺就致富路

时间:2015-08-19 09:21来源: 中国农民网作者:王洪德收藏

    本网讯(通讯员王洪德)8月中旬,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三兴镇全新村原村小学校北侧的一块2万平方米的黑土地上,已经进入采摘期的一袋袋黑木耳摆放整齐有序,喷灌设施喷出的水花似细雨蒙蒙,滋润着那给勤劳的人们带来无限希冀的排排菌袋,孕育着一个金灿灿的秋天。这里,就是依安县德林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2014年,曾经参加全省“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就读于东北农业大学攻食用菌栽培专业、对食用菌栽培技术了如指掌的赵德坤、崔景林,经过考察论证,得知在黑土地上发展露天黑木耳生产,成本低、风险小、前景看好,效益客观,便萌生了露天栽培黑木耳的想法。他们的这一想法得到三兴镇党委、镇政府和全新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高度重视,在筹建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2014年年底,由赵德坤、崔景林、井泉等能人发起并组建了依安县德林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新村承包了2万平方米黑木耳生产基地,并利用闲置的村小学校建设了培菌室、蒸菌室、接菌室,为生产黑木耳做好了充分准备。
今年春季,他们将廉价收购来的玉米秸秆、玉米芯进行粉碎,作为灌装黑木耳袋料的主要原料,辅以麦麸等配料,通过严把培菌、蒸菌、接菌、温度、管理等各个环节技术关,20万代黑木耳,在人们疑惑的目光关注下,静静地矗立在全新村的黑土地上,又在人们的期待中,所有白色塑料袋,慢慢地由白变黑,黑木耳生产成功了。全新村50多位农家妇女隔三差五为食用菌合作社采摘一次黑木耳,通过在家门口出劳务,全新村在家没事干的农家妇女竟然通过出劳务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这个合作社的露天黑木耳生产,每年为2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20万代,全年可摆放40万代黑木耳菌袋。这个合作社生产的黑木耳全部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空气充足,由于直接接受太阳光照射,充分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产出的黑木耳品质好、口感佳、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营养丰富,被称之为21世纪最受欢迎的“餐桌皇后”,这个合作社生产的干木耳,每市斤60元还供不应求,据合作社理事长赵德坤介绍,每袋产成品黑木耳扣除成本获纯利润至少2元钱,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时下,这个食用菌合作社已经申请注册了“依鑫”牌绿色食用菌品牌,其产品将打入超市,为确保人们的舌尖安全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全新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全村百姓从食用菌合作社生产黑木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中,悟出了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将一改清一色种植大苞米的生产模式,每年要将黑木耳栽培面积扩大到7万平方米,让更多在家种地的农民通过生产露天黑木耳奔向小康社会。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