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9月3日,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元方到三台县检查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就三台进一步贯彻落实四川省委、绵阳市委的全会精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市政府秘书长谭岗、副秘书长冯中兵,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吴明禹、杨增辉、贺强华、刘玉华、谭谱等参加活动。

在芦溪镇藤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和四川圣菲伦食品有限公司,元方实地查看了我县藤椒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生产管理运营情况。随后,元方一行先后到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和梓州产城新区,调研园区发展、招商引资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情况。元方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各项事业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在三台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台150多万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奋发有为,三台经济发展取得了更加可喜的成绩,呈现出“两进两好”的特点,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有“进”,招商引资有“进”,脱贫攻坚成效“好”,经济发展势头“好”。

元方强调: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和省委全会精神,创造性提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战略谋划,三台作为“两翼”中的南翼,横跨“三区”中的中部平原河谷片区和东南丘陵片区,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三台县委、县政府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农业农村人口大县未来的发展进步,以大格局大担当大作为推动民生经济大发展。要在四川全省、绵阳全市的大格局中审视自身定位,以更好的思路谋划发展,有效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切实担负起“大县要有大担当、大县要有大作为”的政治责任。要积极融入“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格局,一方面要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各路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形成“五路共进、全域振兴”的发展新格局,与绵阳中心城区、江油市形成“三足鼎立”的竞相发展态势;另一方面要特别加强开放型通道建设,为全面对接成都平原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等地区产业转移奠定新基础。元方认为:三台县要全力以赴推动特色产业再发展,要优先发展好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好现代农业,同步跟进现代服务业。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狠抓精准脱贫,释放美丽乡村新活力。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努力激活民间投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认真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实施方案,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加快推进环保问题整改。

吴明禹县长汇报了近年来绵阳市三台县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状况。吴明禹说: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台县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下一步,三台县要认真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参与打造中国(绵阳)科技城和中国西部现代经济强市,坚决顶住压力、勇担重责、奋力争先,努力走出一条突破性和颠覆式发展新路子,在全面构建国家级科技城和四川经济副中心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吴明禹强调:全县各部门、63个乡镇街道要高举“产业立县、工业强县”大旗,加快建设四川三产融合示范县;强力推进开放型经济再发展,同步加快成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构建以快速交通为重点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打造中国科技城南向东出战略支点;大力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发展环境;通过推进环保问题举一反三大整改,常态化抓好民生经济环境。

近年来,绵阳三台还将优质大米工程纳入“3+2”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按照“政府主导、部门主推、企业主营、农户参与”的原则。制定了2017年至2020年优质大米工程规划,通过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企业抓订单,在县内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全面抓好优质大米工程。“稻香杯”优质稻作为四川省农业厅在省内众多水稻品种中选育出的优质品种,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被列为县域优质大米工程主要推广的水稻品种之一。在2017年三台已发展优质大米基地10万亩,到2018年更是发展到20万亩,平均为当地农民每亩增收达到400至500元。计划到2020年,三台县将发展优质稻生产基地40万亩,实现县域优质大米和特色农产品全覆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