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三台县的微电影《济石》在汇森山庄创办七周年之际,首次发布,真可谓是好事连连。《济石》中的大部分取景来自汇森山庄,真是景美、人好,是个城乡群众乡村农家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呀。

出席此次偏远乡村振兴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汇森山庄董事长李贵先生、深海猎人海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三台县绿环燃气有限公司、三台县同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侯光辉先生、绵阳日报副刊主编、绵阳市散文家协会会长、绵阳市报刊研究会副会长孙兴伟先生、杨氏宗亲会杨歌先生等。在乡村联谊会上,济石先生说:我们都是汇森人,好客汇森的农水环境和服务感动了我,许多镜头出现这里美丽的画面,是因为乡村艺术本身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感谢昌吉主席和各位领导,朋友们的莅临。让我们一起祝福汇森七周年生日快乐,乡村振兴、精准脱贫,汇森的明天会更好!今天还要感谢所有县内外的媒体朋友。随后,济石先生分别为李贵先生、侯光辉先生赠送了自己近期的乡村文化创作,以示谢意。

绵阳日报副刊主编、绵阳市散文家协会会长、绵阳市报刊研究会副会长孙兴伟先生说:在浩瀚的宇宙中,目前我们所知的,只有地球在距今上百万年前产生了智慧生命——人类。随着人类的进化,在距今不到一万年的东方亚细亚,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东西那就是中华农耕文明。“伏羲作网、神农播种,大禹治水、后稷稼穑!”,这些都是中国远古最为美丽的农业农村文化。今天,我们考察人类文明的起源,不外乎是某个石壁上的几笔涂鸦,某个陶罐上的几根刻痕,等等。是谁,留下了中华农耕文明的最初印迹?我认为,是那些与众不同、拥有天赋的个体,在大家都在烤肉吃的时候,他却悄悄在山崖上划下几根线条,表现打猎捕鱼的情形,歌舞丰收的情形。农耕文明就此产生。放在新的伟大时代,有着奇特天赋,和我们普通大众也还不一样的,我们就称之为乡村艺术家!

“人这一生就是一幅艺术的长卷,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赤、橙、红、绿、青、蓝、紫,就是一幅非常工整的对联”。今天,川西北部分农民文艺家在美丽的汇森山庄相聚,就因为有个出类拔萃的乡土农民艺术家,他就是杨盛:济石先生。大家一直都很羡慕,也很佩服济石先生的人品,他拥有文学、美术、书法、佛与禅等多个方面的独特天赋,不断传承和创造了地方农耕风景和三农文化。同时,还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农业农村文艺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一笔龙”书法、禅画等等。希望济石先生在人与自然社会、人与农林水牧亲切融合方面更有文明生态新作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