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类型大学中哪所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最强?哪些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世界高水平大学和中国一流大学行列?哪所高校是各类型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排头兵?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7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最新公布2017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
最新发布的2017中国各类型大学排行榜,北大、清华、北京师大等分列榜首为更好地为2017年全国高考及考研学生、来华外国留学生填报志愿提供权威参考指南。报告显示,中国大学700强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电影学院等分别赢得2017中国各类型大学排行榜榜首。这当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名列2017中国农林类大学排行榜前5强。
1、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农”是中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同年11月,平原农学院并入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1960年10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副部级建制重点高校。现有专任教师158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547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784人。导师1084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学位类型,37个专业学位领域。
2、南京农业大学简称“南农”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之一,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农业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学农学本科;全面抗战期间,作为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内迁巴蜀合成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52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南京大学农学院及浙江大学农学院合并成南京农学院。1972年曾迁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更名为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由农业部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截至2015年,该校设有21个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1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和15个博士后流动站;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9400余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6000余人。教职员工2700余人。学校校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35亿元。图书资料收藏量超过229万册(部),拥有外文期刊1万余种和中文电子图书100余万种。学校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环境优美。
3、华中农业大学简称“华农”是教育部直属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入选“863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农业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重要培养基地。学校坐落于武汉南湖狮子山,办学源于1898年清光绪湖广总督张之洞的湖北农务学堂,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起点之一;1940年抗战期间作为湖北省立农学院,西迁至恩施五峰山坚持高等教育,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学校迁回武昌宝积庵。1952年,以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省农学院的整体和原中山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的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农业大学。截止2015年,学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5206人,其中本科生18625人,研究生6581人。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点专业9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专业6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称“西农”,坐落于国家农业科技城西安杨凌区,是教育部直属32所副部级建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高校之一,是“援疆学科建设计划”“111计划”和“2011计划”成员。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16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建。该地是我国西北地区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发祥地。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全民族抗战时期组建的国立西北农学院)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85年8月,经国家教委批准,西北农学院正式更名为西北农业大学。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校校园面积5652亩,建筑面积95.67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21868人,各类研究生8923人。该校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 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华南农业大学被誉为“粤农”。创立于1909年,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艺术七大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的综合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和国家农业部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也是首批广东省“九五”和“十五”期间自主重点建设的10所广东省一级“211工程”高校和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截止到2015年1月,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不含民办独立珠江学院),占地面积8000余亩,本科专业94个,有教职工29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4000余人,图书馆藏书793.31万余册。该校可追溯至1909年成立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附属农业讲习所。到1917年,有“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岭南农科大学”。在1924到1927年有“国立广东大学农科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到1931年有“国立中山大学农科学院”。解放后,到1952年11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将国立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部分)合并组建为“华南农学院”。1958年,从华南农学院、湖南林学院分离出广东林学院独立办学。到1964年,广东林学院、湖南林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林学院”。到1970年10月,华南农学院与中南林学院合并为“广东农林学院”实行国家重点建设。到1975年,“广东农林学院”拆分,两校独立办学。到1977年9月,学校复名“华南农学院”。到1984年9月,学校改名为“华南农业大学”。到1994年,农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华南农业大学。到1996至1997年,学校分别通过“广东省省属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论证。到2009年11月8日,华南农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到2012年6月 ,广东省与农业部共建华南农大。到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到2015年,华南农业大学成为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