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项目于2002年4月正式开工,总体建设内容包括“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优质水稻良种繁供、优质稻米育种科研、农业综合服务、农机服务中心”五大体系建设,以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农科所为科技依托,在宝应、高邮、江都、仪征、邗江等5县(市、区)分步实施,主要是开发建设以优质水稻品种丰优香占、扬粳9538、武粳15等为主栽品种,改善优质稻米生产基础设施,提高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项目实施两年多来,共投入资金8464多万元。年前,该项目全面通过了验收,有关专家测算,此项目每年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超过两亿元,至少已经带动32万以上农民人均增收625元。
由于扬州在实施项目建设过程中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达到并超过了预期目标,日前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拨款3000万元续建扬州“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优质稻米基地项目”,省市也将配套3000万元资金,按照“完善提高、集中连片、扩大规模、示范辐射”的要求,2007年5月底前,在江都、宝应18个乡镇新建20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基地。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