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0日,和县绿源蔬菜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在蔬菜大棚内测试互联网技术应用效果。据介绍,今年以来,和县引入“蔬菜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实现蔬菜生产智能化。值得一提的是,此举不仅节约大半人工成本,还可以提高蔬菜质量。
和县是我省蔬菜生产第一大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等称号,2014年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年产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110万吨,产值21亿元,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和“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
多年来,该县一直高度重视蔬菜科技创新,与国内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推合作关系。为了适应现代农业发需要,今年初,该县引入“蔬菜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智慧农业发展理念,实施“精准农业”工程,推广实施农业机械化,加强农机与农艺融合,减轻劳动强度。
在和县绿源蔬菜生产基地,绿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正在建设智慧农业系统,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蔬菜生产过程中,通过采集大棚内温度、湿度等信息,自动开启或关闭遮阳网、水帘风机和水泵等指定设备,实现蔬菜生产智能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运用云计算等大数据出来技术,制定不同的蔬菜智能化生产行业标准,指导周边蔬菜产业发展。同时,“水肥一体化”的实施也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该公司负责人说:“虽然投入近300万余,但是节约下来的成本占过去人工成本的80%。”
小编评语:和县蔬菜生产实现智能化是我国农业近几年来较为明显的进步,摆脱了以往那种费时费力的人工种植,现在换上了科技智能化种植,既能减少人工成本,又能实现乡村企业能够有着良好发展空间,或许这套“互联网+”将会是以后新农村种植蔬菜的一种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