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绿色寒疆林果香 返回首页

绿色寒疆林果香

绿色寒疆林果香

时间:2012-10-10 10:58来源: 未知作者:孟枭收藏
    山中有城,城中有林,林中有果,果中有景,这是有着55年历史的黑龙江垦区五九七农场如今的真实写照。近十年来,五九七农场依托5万亩林果基地,以“中国绿色寒疆果都”为品牌,以“征服最寒、奉献最甜”为理念,以“寒疆果”为商标,大手笔规划林果生态游。
  近日,笔者采访了被当地人称为“梨王”的郑玉发。他本是农场木材厂转制下岗职工。没了“铁饭碗”,老郑不等不靠,报名成立“家庭林场”,上山建果园。他在“北大岭”上承包了4公顷荒山,栽上了3000棵金红苹果树、500棵梨树,一干就是20余年。曾经的荒山秃岭在老郑手里变成了“绿色银行”,每年都能稳稳地收入8万多元。像郑玉发这样的职工,在农场有很多。目前,农场已建成1000余个林果型家庭林场,从事林果生产的职工超过3000人,拥有杏、李子、葡萄、苹果、梨五大系列120多个品种,年产鲜果5万吨,产值5000万元,果农人均收入1.5万元,户均超过4万元。五九七“金红123苹果”,成了垦区的一个名牌,畅销佳木斯、双鸭山等市县,远销贵州、广西等地,并出口到俄罗斯。农场分别被中国市场学会、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长林岛金红苹果生产加工之乡”和“金红苹果标准化示范场”。2012年7月,五九七万亩果树基地获批国家“AA”级景区。
  林果业的蓬勃发展,拉动了农场的城镇建设、旅游产业和劳动力市场。众多的参观者、旅游团涌入农场,激活了餐饮、住宿等消费市场。小小“金红苹果”,也拉动了劳务市场,每到鲜果采摘期,闲散劳动力汇聚到万亩果园。从7月初杏黄开始,到9月底“霜秋果”、“晚香梨”落地,就劳务支出这一项,农场的富余劳动力可稳赚200万元。
  五九七农场的林果业越做越大,也受到国内知名企业的关注。“汇源”集团已多次派员实地考察,与农场洽谈合作事宜。借助“哈洽会”、“绿博会”的平台,农场组织果农参会布展,推介“寒疆果”,让小林果与更大的市场对接。农场还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1450平方米的果品储藏保鲜库,实现了鲜果反季节销售。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