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永定区紧密结合新农村“一村一品”和“一乡一业”的要求,积极打造永定版的“五朵金花” ,逐步形成以乡村自然风光开发观赏与参与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农事休闲体验,农家特色餐饮等为主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
截止2011年底,永定区有休闲农业企业485家,其中休闲农庄19家,农家乐445家,乡村旅游景点16家,民俗村4个,生态农业观光园区1个,从业人员2.2万人,全区创建星级农庄6家,省级以上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年接待游客510万人次,发展规模休闲农业企业85家。共流转土地7万亩,全区 “葛、茶、菜、烟、果”等农产品原料基地已达50余万亩,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2万亩。建成养殖示范小区9个。高档精品小水果发展迅速,由原来单一的以柑橘为主发展到现在以菊花心柚、超藤葡萄、奈李、油桃等高档水果多样化品种发展的格局,先后建成了长茂山优质桃、立功桥蓝莓、广溪峪奈李、大溶溪菊花芯柚、郝坪葡萄、后坪牛奶西瓜等特色时鲜水果基地。
同时,大农业跳出了“田”字,不仅仅种地,而且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五年来,永定区以抓龙头企业为手段、抓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创品牌农产品为标尺,通过“以奖代扶”、“银企联姻”、“科企对接”等措施,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实现了新的跨越。
目前全区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08家,从业人员5100人,有市级龙头企业29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7家,比2007年新增10家,龙头企业中有年销售收入1000—3000万元有14家,3000-5000万有4家,5000万元以上有7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占81%,有省级龙头企业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在全市居首位,直接带动农民增收2.2亿元。
围绕旅游提升了特色农业,流转土地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跳出农田农业产业化实现新跨越。据统计,永定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由2007年的12.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9.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7年的2938元增加到2011年的4593元,增速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