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吉林:摸索出农技联姻“土方法” 返回首页

吉林:摸索出农技联姻“土方法”

时间:2012-12-27 15:27来源: 未知作者:rao收藏

       吉林省负责科技推广的乡镇农技推广站和各级畜牧防疫人员,在为农民生产服务提供迫切需求的实用技术中,摸索出农技联姻的“土方法”,让尝到甜头的农民认可并使用科技,同时也使农技员赢得威望。
  在梅河口市,科技示范户的康大营镇黑嘴子村村民田玉琢,他现在是远近闻名的水稻种植大户,可是刚接触农技员时,他对他们推荐的技术不太放心,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自家水稻田里做实验。2008年,全镇很多水稻都遭遇了“稻瘟病”,田玉琢把自家的地分成两块,一块凭经验管理,另一块按照协会指导施肥、打药。结果第一块地绝收,第二块地增产,就是第二块地保住了他的家底。他高兴地逢人就说:“科学种田真管用!”
  很多农民接受科技知识,需要见到直观的效果。在九台市负责农技推广多年的西营城镇农艺师方振镐,对此深有感触。村民常对他说:“最好不但要亲耳听到,还要亲眼看到。”梅河口市农业经济技术协会会长,农技师王文学,他的协会在保林村抓示范户时,找了两家收入中上等的农户作为示范户。这时就有村民说:“村里有一家比较困难,你要是能把他家示范富了,我们就信你。”
  过去一些农业科技人员,为何不把劲使在科技推广上来呢?原因是上边只给人头费,连办公费用都没有,搞推广,就要引进转化新的科技成果,没有经费谁也办不了。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解决农业科技人员待遇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让农技人员吃上定心丸,榆树市曾有1000多名农技人员,一直为待遇问题困扰,如今他们获得了支持,正为农民增收发挥着作用。
  省畜牧业管理局在今年着重抓乡镇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据了解,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1号文件对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建设作出了新部署。今年我省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体系,明确公益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各地按照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加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牌子,增加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条件保障,形成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乡镇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在岗人员工资收入与基层事业单位平均水平相衔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他们安心基层,服务现代牧业经济发展。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急需摆脱网断人散、纵向断流、横向不通的现象。解决农业科技推广难题,需要对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提供经费保障。还要整合资源,调整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按照县、乡镇行政区域与主导产业分类,建立若干跨乡镇的区域农技推广站。建立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聘用和竞争上岗制度,为建设一支精干高效农技推广队伍做好组织保障。创新推广方式,加担子,看成效。县级农技推广中心每年要定期培训乡镇农技推广站农科人员,组织县内站与站工作经验交流,并要求每年要抓好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一项实用技术的应用,一个特色产业科技含量的提升。
  国家公益性推广体系中监督管理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资源和条件的权力下放迫在眉睫。县、乡镇推广站常年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同农民和农业生产密切相联,无论在技术上和生产资料的质量优劣,均可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这一监督管理职能放给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上更有利。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