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1-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院领导班子成员、院级老领导、两院院士、院机关各部门和京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院属京外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等近2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2年工作,以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全面部署2013年工作。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作了题为《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开创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展新局面》的报告,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农业部、财政部的部署和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研保障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2012年,全院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农业部党组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的战略目标,着眼长远谋发展,服务大局强支撑,提升能力促创新,全院各项工作取得喜人成绩。尤其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涌现出一批“顶天”的农业学术成果:在水稻基础机理、转基因抗虫棉天敌昆虫演化机制以及棉花、黄瓜与烟草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积极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并举,获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立地”型实用性成果:成功选育出中浙优10号水稻、中油杂12油菜、瘦肉型北京鸭等一批动植物新品种,研发出大豆免耕播种技术、无人驾驶自动导航施药直升机、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仪、粮食安全系统评价模型等技术产品。以第一主持单位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会议强调,科技创新工程是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发展基础,精心谋划、举全院之力组织实施的“一号工程”,是农业部、财政部等上级部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的重大意义,站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以强烈的使命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勇于担当,锐意改革,大胆探索,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必须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着力解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加快创新步伐。更加凸显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发挥先行先试和引导发展的作用。全院2013年工作要按照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工作部署,以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统领,推动全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重点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建设,着力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学科领军人才与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支农力度,扎实推进通州院区等综合基地建设,大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会议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态度、雷厉风行的作风,抓大事、抓重点、抓管理,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组织实施好科技创新工程提供坚强保障。要强化院所管理职能,理顺岗位设置,明确责任分工,提升管理效能;要强化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要强化党的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推进党务公开,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要强化创新文化建设,彰显农科特色,传播农科文化,增强全院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院党组书记陈萌山作总结讲话,并就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期间,分管副院长分别就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国际合作、财务、基建和院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专项报告,还介绍了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和青年英才引进计划,发布了全球招聘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公告,公布了2012年研究所综合评价结果,并对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成果完***及科研团队和2011—2012年度院级文明单位进行了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