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建设村”里建设忙 返回首页

“建设村”里建设忙

时间:2013-02-20 17:28来源: 三农内参作者:曙光收藏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四川凉山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较为显得的成效。

  位于安宁河西岸,距县城5公里的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新农村综合试点村之一。站在村头的冕先公路上,远眺建设村,一排排红瓦白墙的小别墅映入眼帘。现代雅致的小别墅,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宽阔漂亮的文体广场,勾勒出一幅现代新农村的美丽画卷。

  建设村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83户、1804人,耕地面积2130亩。10多年前的建设村,生产结构单一,村民生活水平低下,村民文化生活单一,赌博成风,是出了名的“穷窝”、“闹事窝”。

  但如今,在冕宁县提起建设村,很多人都以居住在这里为荣,许多年轻女孩都以嫁到建设村为荣。

  建设村人均耕地只有1.1亩,且大多是坡耕地。如果仅靠传统农业并在这点薄地上耕作,村民们是无论如何也富不起来的。如何把村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解放出来,找到新路径,是致富的关键。

  建设村党支部书记金洪元告诉本报记者,为改变“穷、脏、乱”的落后局面,村党支部针对原有经济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群众发展意识淡薄等村情实际,牢固树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

  以凉山州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为依托,以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为契机,建设村组建了农旺专业合作社,下设种植专业公司、养殖专业公司和投资专业公司。在村内进行土地流转、产业流转和资金流转。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由合作社牵头,引导村民将零散的土地量化入股,实行村经济合作组织统一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利用合作社的流转土地,统一按村里的规划布局产业,2011年建设村有70多户农民通过规模化生产,实现大幅增收。已建成水果基地1800亩。其中樱桃600亩,优质桃800亩,优质杏60亩,优质梨60亩,矮化优质核桃280亩。投资240万元建成的设施农业120亩蔬菜大棚喜获丰收。另外,村里还有1个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2.42万头。实现年产值1600万元。

  2010年,建设村被确定为“四川省乡村生态观光农业示范村”。以此为机遇,建设村抓紧调整产业机构,创办民营企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投资建设了面积近2500平方米的乡村酒店,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了农家超市。清水游泳池、沙滩场等也即将完工。“村中有水、水中有村,人在林中、林在人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的生态旅游村已初具规模。旅游又将成为建设村产业收入中的新增长点。

  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保障,建设村的建设就更有底气了。记者从村委会主任朱万武那里了解到,建设村先后投资20余万元,聘请了有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为建设村编制了《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村落民居建设规划》、《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产业发展规划》、《冕宁县复兴镇建设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规划。与此同时,建设村还投资800多万元改造道路交通,对村、组干道进行改造,全部实现了水泥硬化,新修机耕路8条,总长5.6公里,并对900米长的村主干道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新修建跨安宁河便桥一座,横跨安宁河的公路彩虹大桥也已经开建。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