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收富农“铺路”
农民富不富,关键靠基础。近年来,弥勒县投入大量 “真金白银”,换来农村大发展。
该县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重点实施骨干水源、大中型灌区、山区“五小”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龙母沟水库,完成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1座中型和17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五山、卫泸、西二、虹溪、竹园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朋普庄田、弥阳章保等基本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建成新哨东部片区灌溉工程、五山乡烟区水利工程。
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产业集中”的原则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强化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加强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同时,该县不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县、乡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提高科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能力。每2年组织一次全县科技进步奖评选活动,表彰一批科技推广优秀项目和先进工作者。每年安排80万元科技三项经费。始终把提升农民素质、实施良种工程、加强技术储备、强化科技推广贯穿于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
特色支撑产业发展
弥勒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重点,发挥优势强基础,扶持龙头拓市场,调优结构增效益,全面推进特色化战略。
着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好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民营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协作,打造一批产业化扶贫的排头兵。先后扶持发展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6户,规模养殖户430户,养殖示范户680户,养畜示范村34个,带动10万余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种养和销售。
推进原料基地建设,推广技术标准化和良种产业化,提升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企业加工和市场供应需求,扶持西一、西二、西三、五山、东山等山区乡镇种植核桃30多万亩,认真抓好60O0亩酿酒葡萄“云中舞”种苗繁育及推广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落实。
加强科技创新,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县生物创新办、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和相关企业积极配合,攻克了一批产业关键性技术难题,在弥阳镇绿丰、菜花葡萄园及东风农场等地实施葡萄避雨栽培提质增效示范项目714亩,使葡萄避雨栽培提质增效这项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通过对照显示: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白粉病等葡萄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既有利于生产无公害葡萄,又每亩可节约农药、人工等生产成本260元左右。葡萄外观整洁、清秀,无明显落果现象,亩产量可增加1000公斤,亩产值增加2500—300O元左右。全县优质葡萄种植面积达3.7万亩。
扩大产业开放合作,积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创造招财引智的新亮点。先后引进呈贡龙城公司、云南滇源经贸有限公司、杭州富阳铭卉发展有限公司、莉苑花卉公司、绿锦花卉有限公司等到弥勒进行以西兰花、荷兰豆、芦笋、玫瑰花鲜切花等高效特色产业开发,带动了蔬菜、花卉产业的发展。全县先后弥阳、新哨、竹园、朋普等镇建立2万多亩的花卉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