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安顺“重点招商项目”被终止 缘为几何 返回首页

安顺“重点招商项目”被终止 缘为几何

时间:2013-03-06 17:06来源: 未知作者:曙光收藏

 


  对于一个预计投资达60亿元的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政府和开发商方面在两年时间内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管委会最终要放弃一个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合作热情的开发商呢?在老城区西部的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安顺市正在建设的现代化新城区,号称“已逐步建设成为安顺改革开放的样板、招商引资的良田、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的活跃空间和新生力发展的聚集区”。然而,在这样一个招商引资的“良田”,一个旨在推进安顺市城市化进程、总投资预计达60亿元的政府重点招商项目却戛然而止,令远道而来的开发商寒心不已。

  政府招商突然生变

  “由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单方面终止了与我公司的所有协议和合作,使得一个总投资约60亿元、投资范围包括五星级宾馆、中小学建设、公园、市政公共道路及配套设施、1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大型商业、高档住宅区开发的重大招商项目无故终止。”上海意得实业投资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介绍说,2010年初,为加快推进安顺市城市化进程,安顺市政府决定整体开发“娄家湖片区”,上海意得公司通过安顺市人民政府招商引资,正式介入该项目开发,并与安顺市开发区管委会进行洽谈,安顺市开发区管委会还将有关合作情况呈报了安顺市人民政府。提到安顺市政府对此项目的介入及重视程度,开发商向记者出示了3份标有“安府专义”字样的文件:

  2011年1月25日,时任安顺市政府副市长罗建强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对上海意得公司投资开发本项目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2011年3月10日,时任安顺市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梦龙和副市长罗建强率安顺市政府代表团,专程赴上海对意得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并以安顺市政府名义与意德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由意得公司对娄家湖项目进行整体投资开发;2011年5月31日,安顺市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第三次专题会议,审议了意得公司投资编制的《娄家湖片区初步修建性详细规划》。意得公司表示,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自2010年初开始,公司按照安顺市政府的有关要求,组建了项目工作班子入驻安顺,同时组织公司各专业部门正式启动了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对项目红线范围内进行地形地貌测量和拆迁摸底,共进行了5次初步修建性规划设计、合作谈判等,前后共支出约700多万元,为项目的实施做了10亿以上的资金储备。

  “本项目已具备实际开发条件。项目建成后,必将大大推进安顺市城市化进程,提升安顺市城市品位,同时可提供几千个就业岗位和约10亿元的税收。”正当开发商雄心勃勃进行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时,令他们没想到的是,2012年3月29日,开发区管委会突然致电开发商,表示终止之前所有的协议与合作。次日,开发区管委会在《安顺日报》和安顺开发区网站发布公告,称“有意向的公司和个人须向安顺市区内的国有银行注入人民币3亿元,方可取得谈判资格,并以资金注入的先后顺序优先谈判开发协议。”对于政府招商项目突然生变,开发商方面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由于对安顺市开发区管委会单方面擅自终止协议的行为感到不理解,公司没有报名,也没有发出任何文件表明要参加此次重复招商的招标活动,但是,2012年4月25日公司收到管委会的书面通知,称“确定上海意得公司与安顺钢固达房地产开发公司、四川亚东房地产公司为项目竞争人”;通知后面附上的招商方案还注明,参加招商者必须向管委会提交不低于3亿元的保证金。4月27日,意得公司再次收到通知,要求其将“投标保证金100万元打入指定账户,方可视为有效的投标申请人”。

  管委会为何突然单方面擅自终止协议?参加招商的保证金为何又从3亿元降到了100万元?只有一家企业参加的项目招商和招标符合法律规定吗?

  重复招商备受质疑

  在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一位副主任对记者解释说,“当时由于参加竞争的企业只有一家,而通常的招商谈判应该有3家,为此我们请代理单位向省发改委请示,只有一家企业参加谈判怎么办?我们得到的答复是——这是招商,不是招投标,谈好了就可以签协议。”另外,该负责人还表示,100万元也不是投标保证金,而是一种“谈判资格”。对上述说法意得公司表示不认可,他们称,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安顺钢固达公司从信托公司贷款的3亿元人民币下来了,开发区就要求报名的公司必须汇3亿元资金到安顺本地的银行里。后来知道这笔钱是受监管的,不能转走,所以又改成了100万。“尽管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但这样的招商难道不是为利益对象量身定制的吗?公开招商的当天,由于四川亚东公司也没有到场。最终,在只有安顺钢固达公司一家参加招商的情况下,该公司顺利得到了项目的开发权。”开发区管委会金融办公室的陈主任对记者表示,之所以与意得公司终止合作,是因为当初的合作协议约定上海意得公司要在安顺设立公司,并且注册资金要在1亿元以上。而时至今日,意得公司并没有注册公司。此外,《合作框架协议》还约定6个月内双方要签订正式协议,但双方最终没有签订正式协议。

  对上述说法,意得方面提出,“我公司已按照与市政府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及会议纪要完成了相关工作,甚至连应该由开发区做的部分工作我们都做了。框架协议要求开发区管委会要为该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数据,包括拆迁户数、总面积及补偿标准,农用地、宅基地数量及补偿标准等等,但管委会一直没有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本没办法在开发区注册公司。”“另外,2011年3月10日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虽然约定6个月后双方仍未就进一步更深入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协议失效终止。但是,由于当时开发区领导更换,意得公司多次把协议文本送给开发区管委会,他们都说不用急,还说管委会是换届阶段,市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就是过期了管委会也承认。”事实上,2011年12月21日,上海意得公司确实应安顺市开发区管委会的邀请参加了“全国民营企业助推贵州经济开发”大会,并在安顺市委陈坚书记和周建琨市长主持下与开发区管委会签署了《招商引资开发协议》,娄家湖整体开发项目还被列入安顺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记者注意到,尽管开发区管委会与上海意得公司至今仍在协议义务的履行、重复招商的合法性等环节上存在争议,但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对于一个预计投资达60亿元的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政府和开发商方面在两年时间内都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开发区管委会最终要放弃一个既有经济实力又有合作热情的开发商呢?

  管委会方面对此解释说,主要是利益分配问题,框架协议签订后具体的细节问题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意得公司则对此说法进行了反驳,称公司被请去参加民企助推贵州发展大会上签署的协议,“我公司曾多次索要协议书却没有得到;2012年2月,公司董事长亲自到开发区洽谈,管委会提出土地价按23万一亩,我公司提出综合价20万一亩。开发区负责人称要向市政府汇报才能实施,叫我们等消息。之后我公司实在等不到确切消息,又在2012年2月28日书面给开发区打报告,同意开发区提出的23万一亩,但是仍然得不到回复。管委会方面总是一拖再拖。”谈到双方合作的失败,管委会方面承认,“客观来说,我们有些工作做得不细,招商工作的公开透明上还存在问题,开发区干部变换得比较频繁,工作衔接上不够严谨。”管委会还表示,要承担意得公司的前期规划及宗地测绘等费用。截至目前,管委会已多次主动向开发商提出要兑付补偿款。“这笔补偿款最终还不是要由政府买单吗?”意得公司对此并不买账,“如此严肃的政府招商引资活动说终止就终止了,这个责任由谁来负?管委会方面要不要给开发商一个说法?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开发商被开发区管委会抛弃的?”他们提出,项目重复招商后,改变了当初整体招商、整体开发的初衷,一个科学预算在60亿元的投资项目“变身”为3亿至5亿元的项目,之后的建设是各自为战,很难说能实现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望。

  贵州省四川总商会则表示,鉴于此项目是四川商会引进上海意得公司来安顺进行投资的一个重点招商项目,现项目被开发区管委会无正当理由单方面终止,既给投资方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极大地挫伤了商会为安顺经济发展进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