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市政策性农险工作主要有两大亮点。一是切实提高主要种植业保险保障水平,农民不多出一分钱,却能得到更多实惠。从去年开始,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水稻、小麦和油菜的保险金额每亩提高100元(水稻达到600元/亩、小麦500元/亩、油菜500元/亩),但保费收取以不增加种植农民负担为原则,在中央、省保费补贴比例和农户自付不变基础上,新增保费部分由市、县市(区)两级共同分担。据统计,2012年政策性农险为水稻、小麦、油菜三大主要种植业提供保险风险保障12.67亿元,比上年增加保障2.74亿元,亩均提高保障水平119元。
二是高效设施农业保险规模继续扩大,保险品种持续增加。2012年我市高效设施农业保险在整个政策性农险中的占比达22.17%,而年初制定的目标是16%。在上年保险品种的基础上,新增了养鸭、养羊等。同时,大幅增加了育肥猪和大棚蔬菜等保险规模。去年,全市为高效设施农业提供保险保障8.91亿元,保费收入3852.78万元,比上年增加了2711万元,增长了2.37倍,占总保费的37.49%,比上年提高了19.77个百分点。
在保险理赔方面,进一步规范政策性农险的承保理赔流程,坚持由保险公司与政府职能部门按保险条款及《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务规程(试行)》,进行承保、查勘,及时定损、快速理赔,坚持理赔公式制度,赔款通过“一折通”发放至农户手中。去年,苏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共赔付2774.19万元,受益农户8036户次,户均理赔金额3452元。
据介绍,今年我市政策性农险推进重点将放在两个方面:继续扩大高效设施农险的覆盖面,提升占比;适时开出符合苏州特色的政策性农险新品种,更好为“三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