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作为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该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地位。一号文件中提到的问题必然是是中央全年需要重点解决,也是当前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中央连续十年发布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关注“三农”强调了其“重中之重”的低位,也体现了中央稳根基促和谐的决心。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个农业弱国,农民在全国人口总数中占有绝大的比例,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全国处于最低阶层。而农村的发展问题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多年来,农村作为城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农村的发展却未得到足够的支持,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村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我们只有改变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变 “取”为“予”,将城市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由“汲取型”变为“反哺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
纵观新世纪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我们不难发现,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始终是文件强调的主题,从全面取消农业税,对农业生产实行直接补贴,在全国农村普遍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权益,到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农民休养生息,收入增加,获得了和城镇居民平等的权利和保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下,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全面加强了农村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形成了支农惠农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
有了国家的政策支持,要解决“三农”问题还要抓落实,重实效。“三农”问题是一个老问题,积累的矛盾多、时间长,涉及的部门行业多,不能指望一个文件、几次会议,短期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要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十个“一号文件”的颁布与执行过程也体现了这一点。这就需要我们扎扎实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件事情,不能有烦躁心态,只有把基础打牢了,发展才有后劲。同时,中央颁布十个“一号文件”也说明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实效非常重要。只有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趋向,才能把“一号文件”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真正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摆在重要位置、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