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灌南新安镇放大“金字招牌”增收效应 返回首页

灌南新安镇放大“金字招牌”增收效应

时间:2013-09-02 17:05来源: 作者: 江春潮 张健康 倪林收藏
江苏省灌南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新安镇尹湖村、刘元村、硕项村、大胜村和渔场村的1.5万亩“‘绿韵’” 牌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种植基地里,正处在扬花抽穗期的水稻长势喜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这块被江苏省确定为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为3700多户农民增加收入400多万元。
县农开项目区新安镇是工业、农业齐头并进的大镇,项目区内水系发达,土壤肥沃,水稻、小麦种植成为项目区农民的传统支柱产业。截止目前,新安镇水稻种植面达9.6万亩,总产量将达55000多吨,是该县名符其实的产粮大镇。以往的粮食市场行情告诉该镇干群,尽管全镇的粮食大丰收,规模不小,产量很高,但稻米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有效破解这个难题,激励粮农种优质米、绿色米,有效开发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建设,前年该镇决定在尹湖村、渔场村、硕项村推行无公害绿色稻米生产,从原头抓起,种植品种、水稻育秧、灌概用水、施肥、用药全部实行统一管理,确保所产稻米的品质,为保证提高项目区种粮农户的经济效益,该镇邀请县农业专家专程指导,镇农业技术人员全身心投入,随时帮助项目区农户克服水稻生产中的困难,完善了综合性绿色服务体系,为粮农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为把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该镇把种植农户逐户登记,成立了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合作社,建立水稻生产田间管理档案,灌水、施肥、用药都记录在案。并做好跟踪服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使水稻产业形成产业化运作的链条,所有稻谷全部由“东明缘”米厂收购加工销售,每亩为农户增收380多元。尹湖相党总支书记赵中国告诉笔者说:“自从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推广绿色优质稻米种植,全村种植农户每亩地要增加收入近400元,主要是价格比其它稻米高,由‘东明缘’米厂生产的‘绿韵’牌绿色大米已投入上海、南京、乌鲁木齐等地的大型超市,且供不应求”。
新安镇抓住农业综合开发的契机,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种植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给群众带来了实惠和甜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产业,该镇计划把无公害绿色优质稻米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切实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江春潮  张健康 倪林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