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兴业网团旗下网站·中国农业百强网站(科教文化类十强)
用户名: 密码:   注册帐号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中国农民网 > 农业生产 > 农业新闻 > 武威民勤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见闻 返回首页

武威民勤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见闻

时间:2013-10-22 09:38来源: 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作者:王珊收藏
  原标题:特色林果业富农家设施农牧业奔小康——民勤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见闻记者马顺龙通讯员侍文元孙晓玉
  金秋季节,走进民勤大地,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成片的枣树上紫里发红的枣儿,规模栽植的酿造葡萄枝头红里发紫的葡萄,采摘下来的枸杞像红地毯般晾晒在农户的庄前屋后;日光温室里的瓜菜苗生长旺盛,养殖暖棚里羊肥猪壮,处处呈现一片丰收景象。
  截至今年9月底,民勤县建成日光温室41382亩,温室瓜菜产业总产值达3.15亿元。建成养殖暖棚74121亩,饲养暖棚畜禽达256万头(只),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17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建成特色林果业31万亩。
  一
  在民勤县夹河乡畜牧产业开发园区,整齐划一的通透式围墙、圆弧形双列式养殖暖棚以及蓝色屋顶的草料房把园区装扮得格外漂亮。夹河乡党委书记刘光奋告诉我们,畜牧产业开发园区规划建设50栋6000平方米的养殖小区10个,养羊5万只、养牛500头,小区年均收入达150万元。
  今年,夹河乡制订了特色林果业发展规划,累计发展特色林果业13405亩,户均6.23亩,人均1.4亩。乡上沿3条主干路建成了总长35公里的3条葡萄示范带,打造了肖案千亩葡萄示范园、新林千亩葡萄示范***,辐射带动全乡分片建园区、规模建基地,稳步构建万亩优质酿酒葡萄生产基地。
  二
  薛百乡宋和村党支部书记陈柱来说,村里前几年栽植的红枣,现在已经开始产生效益。“今年,大伙商量好要规模化发展红枣产业,提高收入。目前全村共有2700多亩红枣。”
  在推进红枣产业发展过程中,薛百乡调结构、建基地,逐步走上规模化栽培、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目前,全乡已累计发展红枣16621亩。
  三
  苏武乡橙槽村是民勤县最早开始栽植酿造葡萄的地方,带动了全乡葡萄产业的发展。目前,橙槽村2700亩酿造葡萄中进入丰产期的有600亩,3年挂果期的近千亩。
  近年来,苏武乡紧扣武威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以葡萄酒为主的“液体经济”首位产业的思路,着力发展酿造葡萄产业。至目前,全乡已累计发展以酿造葡萄为主的特色林果30125亩,其中酿造葡萄19638亩。
  今年,苏武乡精心打造了10公里4800亩的优质酿造葡萄示范***,规划建设了王和、中沟500亩以上示范园2个,引进栽植了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黑比诺等一系列品种。
  四
  近年来,民勤县泉山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强力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在特色林果业建设中,从扩大新园规模和提升旧园效益两个方面着手,集中建设了和平村千亩红枣栽培示范园等3个规模化示范园区,今年和平村千亩红枣栽培示范园红枣保存面积100%,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今年挂果率达70%。
  泉山镇通过实施以“户均2亩棚、人均1亩经济林、人均1亩高效节水大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为内容的“2111”工程,使农民从三大产业中获得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多元,占全部纯收入的70%以上。“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初具规模,农业结构调整效益日益凸显。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友情链接(按推荐调取)